醫療健康


  • 印尼巴布亞省義診 恢復視力找回無價之寶

      「謠言說如果接受白內障手術,眼睛會被換成牛的眼睛,但我不相信,我還是提起勇氣參加手術。」魯本(Ruben)以前是貨車司機,因為視力逐漸下滑,改以耕田維生。「非常開心我的手術很順利,我的眼睛指引我向前走,...

  • 流感疫情趨緩 仍須做好衛生好習慣

      流感疫情趨緩,但近期氣溫變化大,民眾仍須做好衛生好習慣,如:保持手部清潔,落實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之距...

  • 三母女靜脈曲張 隱靜脈閉合手術解困擾

      臺中慈濟醫院血管外科成功處理分居三地母女靜脈曲張案例,黃慶琮主任指出,女性不論傳統與現代,或身在何處,都面臨相同問題,需要透過生活防護與運動避免血管問題上身。更要注意靜脈曲張不只外觀問題,還可能...

  • 大明高中「看見希望」畫展 慈濟醫院展現溫暖

      大明高中「看見希望」師生畫作聯展九日在臺中市政府藝術亮點之一的臺中慈濟醫院開展,卅二幅作品吸引眾多目光,十四位同學現場人物速寫唯妙唯肖,很多看診鄉親第一次當「模特兒」格外新奇。   參觀畫展的梁女...

  • 大愛行動醫生館開箱

      婦科診察床、腹部超音波機、心電圖機...   家醫科黃慧雅醫師10年來執行近500場社區婦女抹片篩檢、服務2萬4千多位婦女,16年來上山下海,大愛行動醫生館巡迴雲嘉鄉間為民眾健康把關。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大愛行動醫生...

  • 孩童正確飲食的十個妙方 從小把關不可少

      小朋友難為!有時父母親覺得小孩已經太胖而該少吃些,但祖父母卻仍嫌太瘦而拼命給,結果造成孩童的飲食觀念紊亂,更影響至成年以後的飲食習慣,疾病也跟著來報到,家長可別大意。   兒童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父母...

  • 與時俱進拋舊念 依照體質坐月子

      30歲即將生產的邱太太,日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向醫師表示之前第一胎在家坐月子時家人在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一個月的麻油湯品,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容易便秘、口乾舌燥,目前第二胎,希望產後...

  • 「我的醫療,我作主」花蓮慈院響應世界安寧日

      花蓮慈濟醫院十月八日上午在門診大廳舉辦世界安寧日響應活動,除了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並當場請民眾拍照分享響應;心蓮病房主任林煌仁(下圖左四)表示,希望喚起大眾對...

  • 預防肥胖疾病 臺中慈院代謝及減重中心啟用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八日啟用,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等相關主管,與全臺減重權威齊聚共同揭牌,肯定為「重量級」病人量身打造的跨科門診空間,可望提供大眾健康減重的理想醫療...

  • 「沉默」寡言 如何改掉「肝」的壞個性

      醫療進步的今天,肝癌還有如此高的罹患率,原因是肝臟的「沉默」特性,早期肝癌沒有症狀,就像裡面爛掉的蘋果,外表根本看不出來。很多病人到了肝硬化的階段還是沒有症狀,肝癌腫瘤長在肝臟表面,常見的臨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