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病毒確診數前20名,涵蓋了中南美洲國家包含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祕魯等,中南美洲面臨疫情的同時,又得面對其他災情。2020年遭受接連30場颶風及熱帶風暴,破大西洋颶風數紀錄,厄瓜多發生土石流、宏都拉斯發生水災、旱災,阿根廷林火、聖文森火山爆發,還有國家政局動盪,當地慈濟志工克服困難,持續幫助貧民,發放台灣愛心大米的同時,不忘告訴他們物資來自點滴資源,啟發當地人的愛心。
海地,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當地慈濟志工如濟神父每週有五天提供熱食給太陽城獨居與殘障老人、1萬7千多名學童,迄今已4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貧窮國家的弱勢族群處境更為艱難,如濟神父帶動當地志工持續供餐,持續在他辦學的學校中央廚房每天0點開始煮飯,讓他們不再挨餓受怕。
海地志工為了幫貧困家庭創造生機,開辦裁縫職能訓練班,讓當地特困婦女學習一技之長,改善生活。修完10個月職訓課程不僅獲得學校正式證書,也能被轉介到台商成衣廠工作。生產的布口罩還能讓志工提供給防疫宣導的對象,為防疫出力。
2021年海地慈濟持續發放台灣愛心大米,當地人醫會醫師介紹慈濟以及台灣的愛心。5百個家庭照顧戶欣喜不已,每個家庭可以領取兩包10公斤大米,能讓他們全家吃上2至3個月。照顧戶開心地頂著大米回家,不僅是因為收到大米,同時還感受到志工所給予的愛與溫暖,他們知道這些物資來自各界愛心,自發性投下愛心捐款,儘管總計約台幣165元,貧窮人的布施心意,彌足珍貴。
宏都拉斯,同樣是政治動盪不安,當地慈濟負責人張鴻才表示:疫情之下,許多苦難人認為比起確診,更害怕失去生計,甚至是餓死,所以大家還是外出工作,但生活更辛苦了…
宏都拉斯慈濟志工擔心孩子們會餓肚子,持續供應熱食給孩童,並發放大米,當地醫師也利用機會向小朋友衛教,提醒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志工並在大愛農場耕種,從整地、翻土、挖渠道,招募志工輪班照顧,一個月後,五月十九日收成第一批櫻桃蘿蔔,將作物收成給弱勢家庭。
厄瓜多,當地志工難行能行,為了前往被長滿植物的水壩隔離的聖格雷戈里奧地區,志工帶著台灣愛心米乘坐獨木舟前往,風雨無阻走在泥濘的道路,將物資送往更多需要的家庭手中。維和港慈濟志工跋山涉水來到胡寧(Junin,音譯),為一名年邁的獨居女性帶來物資。在卡諾亞,不僅有警消協助發放,更有天主教修女前來發放糧食包給社區民眾。
多明尼加,志工20多年前在貧民區垃圾山看到孩子們跟著大人在垃圾山翻找、搶奪食物,志工不捨,在當地蓋學校讓小孩求學,並幫助當地居民。這些曾受助者,包含當地居民、曾接受慈濟助學金的學生,紛紛加入志工行列,2020年完成紓困發放,幫助1475戶超過6千人。今年5月也在當地舉行大型發放,幫助475戶弱勢家庭。其中一位艾克德曾是慈濟的感恩戶,他代表當地居民致詞,感恩慈濟從未間斷的愛。
中南美洲慈濟志工播灑愛的種子,當地居民點滴在心,許多曾被慈濟志工幫助的人民,在這次疫情下,也成為助人的人。
撰文/陳誼謙;攝影/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