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贈花蓮消防局急救神器 發揮搶救生命實力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進行使用多功能生理監視器急救訓練。

  花蓮市一名老翁於8月27日因身體不適撥打119求救,消防局立即派出高級救護技術員等前往現場,到達時,發現老翁意識狀態不佳,評估發現,患者沒有呼吸及沒有脈搏後,立即給予急救處置,經隨勤務攜帶素有「救命神器」之稱的手動電擊器(Zoll X) 進行一連串急救處置,在將患者急送到院不到三分鐘,患者即恢復自主呼吸及心跳,送往內科加護病房照護。

花蓮一名老翁日前身體不適撥打119求救,消防局救護技術員抵達時老翁已呈OHCA,救護員以手動電擊器(Zoll X)急救處置,右圖為救護員給藥畫面。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花蓮縣消防局於今年接受慈濟基金會捐贈三台急救神器(多功能生理監視器Zoll X),現場不但可以執行手動電擊、12導程監測、生命徵象監測,更能監測急救品質,提高急救成功率。此次急救過程就由機器快速監測盡早給予患者電擊,增加存活率,更於送醫途中不斷監測患者給氧及CPR品質。

  這三台多功能生理監視器目前分配至花蓮、壽豐、瑞穗三個分隊。花蓮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宋永全指出,Zoll X(多功能生理監視器)結合很多功能,除了包含AED、測量血壓、血氧等基本生命跡象,還可以在急救過程同時監測CPR品質、給氣量…等,提升急救品質,其中,監測CPR品質對我是很有幫助的功能。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進行使用多功能生理監視器急救訓練,救護教官劉冠英(左)表示這台儀器可增加出勤與急救效率。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教官劉冠英指出,一般急救失去心跳患者約需2至3位救護員,需要急救包、氧氣瓶、電擊器…等,每位救護員約揹2台機器,這一台結合許多機器功能,救護員不需揹這麼多器材到現場,可以提高出勤效率。另外,一個人失去呼吸心跳5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死,盡早實施CPR是非常重要。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進行使用多功能生理監視器急救訓練。

  劉冠英表示,一般急救對象因身材不同,CPR力道需靠救護人員經驗調整深度,多功能生理監視器能提供現場患者高品質CPR、給氧品質…等,大幅提升患者救回機率。今年啟動「鳳凰計劃」,我們能進行現場插管、給藥,提供跟急診室一樣的急救方式,即「行動急診室」,提高急救品質。

  花蓮縣消防局局長林文瑞表示,花蓮縣消防局今年啟動「鳳凰計劃」以來屢建奇功,不只多次將患者從鬼門關搶人,成功康復出院人數(CPC1)更已經超越去年成效。除了大量訓練高級救護技術員,更提升多樣急救利器供出勤同仁使用,到院前急救已可以稱之為「行動急診室」。

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例行進行急救訓練,搶救生命。

撰文/花蓮消防局、陳誼謙、攝影/蔡哲文、花蓮消防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