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懷在臺外籍漁工的天主教臺北總教區牧靈中心,12月10日晚間攜手佛教慈濟基金會志工團隊,共同前往淡水漁人碼頭寒冬送暖43位外籍漁工,藉由人文帶動以及提供包含厚毛毯、毛帽、圍巾、厚襪、香積麵、外文靜思語等物資,帶給這群在異鄉打拚的移工朋友們,傳遞跨宗教的大愛精神,也奉上匯聚許多善心人士虔誠的祝福。
這場關懷活動不只是送物資,還提前送上年節的祝福,由於漁工多數來自印尼,AKAKI神父以印尼語致歡迎詞,並有外籍學生帶動《chicken dance》歌謠,聽到故鄉熟悉的音樂旋律,讓他們感受到像在家鄉過節一樣的喜悅,來自越南的阮紅艷修女,感謝慈濟一起攜手合作關懷弱勢的外籍漁工,她的想法跟慈濟志工理念很像,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無私大愛奉獻與投入,長期負責照顧漁工及物資募集。
阮修女四年來在全臺三十四個港口,關懷被社會遺忘的外籍漁工,發覺他們缺乏物資,過去就會幫忙這群外籍漁工募集物資,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募集工作相當困難,因而與慈濟結緣,串起這場跨宗教的愛與關懷,慈濟捐助相關禦寒物資,促成天主教與佛教一起攜手為外籍漁工寒冬送暖。
慈濟志工金晉卿表示,外籍漁工千里來到臺灣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海上工作,有許多新進漁工來自東南亞,他們大多沒有預想到臺灣的冬天也是非常寒冷,因此沒有多帶禦寒衣物或用品,所以在物資的準備上,以保暖這個項目尤其重要。
參與關懷的印尼駐臺灣勞動部分析師Noerman Adhiguna表示,在臺灣約有25萬名漁工,感謝政府機構、慈濟及天主教協助幫忙照顧、服務漁工,填補印尼代表處不足,幸好臺灣疫情控制得宜,還可以聚會,讓他有機會可以鼓勵關懷這群家人。
Noerman Adhiguna知道這些家人來到異地工作很辛苦,所以鼓勵漁工們,為了保護自己,要遵守臺灣法律跟疫情的規定,工作、生活上有任何問題要互相幫忙,也可以打電話給 1922或仲介、慈濟或相關單位請求協助,千萬不要觸犯違反法律的相關行為。
(撰文/黃愛惠、黃淑惠、顏福江;攝影/謝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