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步走進園區會場,第一眼看到一池盛開的蓮花,頓覺清涼,民眾不分老少「咚」、「噹」敲響鐘鼓,更藉著敲鐘祈福、安住己心!
佛教觀念中,農曆七月是佛陀的歡喜、吉祥、孝親月,慈濟關渡園區7月30日起舉辦共計五場次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特別規劃動、靜態共有十五個站讓民眾分站體驗,不少人攜家帶眷回來看看重新啟建的家園,也為疫情喚起人人慈悲心、共聚善念,為「大愛共善,援助烏克蘭」等全球苦難眾生祈福、造福。
慈濟關渡園區今年舉辦的農曆七月吉祥月,設有動、靜態分站體驗活動,設計明信片方式的闖關集點卡兼約定卡,讓現場民眾眾能領取或兌換祝福禮。
從親子班群組裡看到活動訊息的林小姐跟先生帶著兩個女兒,全家一起來參加吉祥月活動,兩個女兒特別想體驗手作環保酵素,姊妹想要學如何做酵素,學會後回去要用來洗碗,可以減少使用化學清潔劑,保護地球環境。
活動中也有奉茶區,承擔接待的陳薇巧表示,覺得都市的生活緊張又難接近大自然,若能將茶生活化,透過泡茶將心靜下來,讓生活變得自在又放鬆。
雖對茶道很有研究,但她表示,不會想去教人如何喝茶,因為每個人喜歡的茶味不一,應找到自己喜歡的茶並適合自己身體的茶。與家人或知己好友一起喝著茶,相互交流經驗與感情是件多麼優雅的生活,這也是她對茶的感念。
另一位奉茶區接待莊家郁,從小生活在藝術境界裡,媽媽是雕刻家,爸爸是製茶好手,在山好、水好的宜蘭長大。十一歳那年接觸到佛法即開始吃素,當時全家没人支持,怕她不夠營養長不好,學校老師也認為她挑食,但她仍堅持走自己的路。如今近三十歳的家郁不但長得好,氣質更好,家人也受她素食影響,盡力配合常茹素。
在藝術的薰陶下,長大後很自然地學美術、學書法的莊家郁,二年前將所學創業,布置了一個非常温馨的森林茶書苑,她希望在那和不同的人相互連結,成為一個探索之境,經由閱讀和品茶讓美進駐心靈,自然感受環境的啓蒙,實驗「森林文旅」的概念。
撰文/凌涵沛、林君穎、黃世英、陳淑玲、黃淑惠
攝影/蔡瑞聰、林群傑、劉嘉玲、賴大灥、謝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