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佛國 援助尼泊爾洗腎中心啟用運作

慈濟在尼泊爾藍毗尼援建的洗腎中心正式啟用運作,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陳吉民醫師(右三)與慈 濟團隊赴洗腎中心關心並送上祝福。左三為洗腎中心負責人卡費醫師。

  尼泊爾藍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二千五百年後卻依然貧窮落後,醫療資源匱乏。一九九三年尼泊爾發生嚴重水患,慈濟前往佛陀的故鄉援助;一九九五年援建三個縣的四座慈濟大愛村;二○一五年尼泊爾強震受災,慈濟賑災醫療團再度馳援;爾後,慈濟對尼泊爾的關心不曾間斷。

  二○一八年尼泊爾國際佛教協會創辦人麥特立法師 (Bhikkhu Maitri) 看見居民需求,希望在原有的義診中心,增設洗腎服務,慈濟基金會詳加了解後,決定協助援建洗腎中心。同年八月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陳吉民醫師(法號:濟連)帶領著人醫團隊,前往藍毗尼探勘,並於二○一九年九月啟動洗腎中心增建工程、改善醫療環境。這個由慈濟在藍毗
尼佛教義診中心增建的洗腎中心,於二○二二年三月獲衛生部核准運作,開始為病人洗腎。陳吉民醫師與慈濟團隊前往尼泊爾感恩一路走來所有人的付出,持續關心洗腎中心的運作,也透過家訪關懷當地弱勢腎友家庭。

  新上任的藍毗尼市長薩迦魯丁前來參訪時表示,「在新冠肺炎期間,慈濟與麥特立法師為貧困人民,進行了多次的食物發放,慈濟在我們困難時幫助我們,感恩慈濟基金會和全體志工們。」洗腎中心負責人卡費醫師表示,現今有六臺機器服務腎友,有了完善的設備,往後更能積極推動腎病預防的鄉村計畫。慎重接過國際慈濟人醫會的白色制服,洗腎中心的醫護人員,將承擔照顧佛陀子民的責任,讓醫療大愛的種子,落葉歸根。

  洗腎中心於五月間正式啟用以來,阿木(化名)是第一位患者。馬來西亞慈濟人醫會醫師莊菀佳(法號:慮昶)說明:「阿木是藍毗尼洗腎中心的第一號腎友,她之前需要奔波大概三個小時的車程到另一處,洗腎通常要再花去四個小時,累了就要過夜,第二天再回來,兒子就是因為要接送和陪伴媽媽,以致無法工作。」

  阿木的兒子費洛上班不固定,家庭生計大受影響。為了醫治母親的腎病,家裡賣掉了所有金飾和部分田地,甚至欠下巨債。還好是鄰居,也就是費洛的老闆,常送來熱食,讓他們一家免於挨餓。莊菀佳醫師:「他在沒有工作的期間,老闆看到他們一家有困難,也有一直在支援他們一些食物。老闆也讓他停工,然後他偶爾能做的時候,他會去做一兩天,老闆就是很包容他,也很照顧費洛的家人。」

陳吉民醫師(前排右三)、莊菀佳醫師(後排左三)隨慈濟志工深入藍毗尼鄉里訪視關懷。

  如今,阿木轉到義診中心洗腎後,只需要二十分鐘的車程就能夠抵達,省下舟車勞頓的辛勞,也節省了開支。兒子可以安心去工作,只需要騎摩托車來回接送媽媽。

  費洛恢復正常上班了,但收入還須用來償還債務,因此家庭經濟依舊不穩定。 志工決定定期提供糧食補助,同時也貼心安排讓費洛將一包大米送給鄰居夫婦,回報一直以來的救濟。莊菀佳醫師有感,因病而貧拖垮一個家庭,令人不忍。慈濟團隊帶來醫療和慈善關懷,試著幫助阿木一家改善生計,「希望那僅存的一塊地不要賣,我們再評估看看是不是可以幫忙翻種及施肥,教她種植蔬果作物,或許等身體恢復好一點了,讓她可以自力更生。」但願慈濟帶來的善能量,能協助阿木度過考驗,翻轉人生。

撰文/攸尼斯、余韶蓮、陳敏;攝影/王慈惟、慈濟 馬來西亞分會提供【本文為「人醫心傳」授權刊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