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陽光基金會《2022年台灣民眾外貌相關經驗調查》:台灣14%的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5.3%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3%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7個人就有1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國高中時期最常因為外貌被取綽號,且有1/2產生自信心受損等負面影響。
自2018年起,陽光發起「臉部平權環台計畫」,遊說22縣市政府簽署臉部平權承諾書,內容為:承諾支持並推動「臉部平權」運動,打造縣市成為臉部平權友善城市。消弭外觀歧視、營造平權環境、落實於各項法令及政策、推展臉部平權活動以及支持5月17日為我國臉部平權日。此行動於2020年完成22縣市首長的簽署支持,「臉部平權」成為各地方政府全數響應的運動!
發展下一代素養教育的同時,身為引領孩子的大人,以身作則是亙古不變的法則。也能將「臉部平權」的相關知能置入於教學環境與教材中,讓每個成長發展中的孩子可以適性發揮所長,不會因其外貌的高矮胖瘦、穿著打扮而遭受差別待遇或限制。
陽光強調「臉部平權」是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你我都不應該因為外觀而被歧視霸凌、剝奪機會,期待台灣持續朝向沒有外表歧視的平權友善社會邁進,讓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實踐自己的公平機會。
撰文、攝影/陽光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