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心理師蔡惠芳分享臨終關懷教會放手與祝福

       您對哀傷的認知為何?人們只會對親友的離世感到哀傷嗎?三軍總醫院諮商心理師也是社工師的蔡惠芳,以自身陪伴個案的經歷,說明幾個大家常對哀傷存有的迷思,例如:「悲傷適應最重要的是懂得放手,慢慢抽離與逝者的關係?」這樣的觀念就必須要修正。

       蔡惠芳在臺中靜思堂舉辦「關懷志工」培訓課程中,以「悲傷定義、悲傷情緒面向、適切的陪伴到靈性陪伴」四個主題進行分享。

       蔡惠芳以一位癌末四十歲的小芬為例,因為心願未了,一直在彌留狀態,透過親屬得知,她在五年前有交往的對象,甚至談及婚嫁的未婚夫,但因生病而讓兩人對這段感情有所遺憾,於是社工就扮演橋樑角色,讓前男友來跟病人作最後真誠的告別。

       「案例裡的小芬,或許在乎的不是所謂的天長地久,而是曾經擁有,曾經真心對待的感情,對方是否有承認這段感情,這樣就足夠了。」蔡惠芳說,身為關懷的角色,是從中引導,讓臨終往生大德安詳離世,家屬最後竟能在哀傷中,向團隊說出我們很高興的道謝,印證了「生者心安,死者靈安。」

       「重點是要勸往生者放手嗎?面對逝者離去,不是要放手,我們常常講的是對事情要放下,但是對人沒有辦法。」蔡惠芳認為,有些關係不會隨著人往生而就斷掉了,這些關係還會一直活在心裡或腦海裡,直到能夠去調適的過程。

       蔡惠芳說,哀傷事件的調適過程也不是按常理發展,或是可以加以預測的,例如:震驚、否認、討價還價等等反應,都依每個人而有個別的反應及經驗。哀傷並沒有一定的期限,每個人經驗哀傷調適的歷程長短不一,有些人需要幾年的時間,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在哀傷的痛苦裡。

       失落是生命裡的曾經擁有,它是身體的、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層面。「如何從失落經驗回顧中認識自己?」蔡惠芳說,有人選擇用痛苦折磨、用忙碌掩蓋、用時間淡忘,還是用更痛比較、用堅強因應、用覺察學習等等,這都是失落的調適類型。所以,失落不代表只是實質上的失落,還有心靈上、情感上和意念上的感受。

       每個人的生命裡面都會經歷過失落的時刻?蔡惠芳舉例,小學的畢業典禮與同學分開,聯考失敗、失戀等等。從小事情到大事情,面對失落的時刻,同時在轉換的過程就是生命裡的一種蛻變跟成長。

       但是有些人面對失落,若還不知道要做什麼或怎麼說時,此時關懷士的角色就是安靜地陪伴,讓他宣洩與引導。或若是病人或家屬有明確的需求,就要順著需求走,因為山不轉路轉。

       「當靠近一個失落的人的時候,我們就要去觀察,了解什麼是他本來應該有的樣子,他是怎麼遭遇了失落,他又產生了什麼樣的一個行為反應,而讓他產生了失落的世界。」蔡惠芳進一步說明,認識失落者面對哀傷反應的情緒及行為,才能適時陪伴他。

       陪伴的過程,需要有一些互動。蔡惠芳說:「有時候失落的人透過一段陪伴,人與人之間照面的過程當中,得到的便是一種療癒的感覺。」

       蔡惠芳跟大家談到,在陪伴的過程中,正如李安導演在他介紹少年PI的電影裡說的:「我們談的是冒險生存,希望與驚喜,當中也有靈性的信念來思考超乎想像的事物。」「我們在陪伴、傾聽的過程當中,也就是在見證生命裡的個人,他怎麼面對自己的生命,這當中有他的靈性,也有他尋找自我的好。最後,蔡惠芳說,「總之,活著就是最好的禮物。善終,也是最美的祝福。」

(撰文:楊素萍、洪素養/攝影:許順興)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