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多元慈善關懷 輔具服務無秒差

慈濟環保輔具平台有很多人參加「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其中一段是志工大喊:「我願意!」會後志工握拳齊喊,表示願意持續投入輔具服務。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愈高,長照輔具服務也愈重要,因此政府與慈善團體相繼投入這項社會服務。慈濟環保輔具平台自2017年3月成立以來,各地志工團隊長期深入社區,天天送輔具入戶,關懷長者、兩老相依、身障者等族群,陪伴家屬或照顧者減輕壓力與負荷。

  11月4日,全台慈濟環保輔具平台各地志工團隊齊聚新店靜思堂召開交流會議,北中南高屏與離島志工,共一百二十七位共襄盛舉。除了討論共識議題,也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李淑貞主任,介紹我國長照輔具的發展與願景。另外,慈濟基金會團隊開發手機慈善服務系統2.0,也趁這個機會向志工說明操作方式,善用3C科技優化社會服務品質。

  北區環保輔具平台志工顏煌彬開場致詞,簡潔有力:「大家今天來,有坐船、坐飛機、坐高鐵來,非常歡迎。感恩大家對慈濟事非常配合,希望以後也有年輕人一起來。」慈濟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接著介紹,「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李淑貞教授演講,她是美國紐約大學物理治療博士。2001年,她接受政府委託協助建立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長期以來輔導各縣市輔具中心,我們熱烈歡迎她。」

  演講一開始,李淑貞主任分享,1982年為臺大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組大四生,她見證了臺灣小兒麻痺症第二度大流行。後來學成回國,投入發展遲緩兒童與障礙者服務工作,推動全國輔具服務體系規劃與政策建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認為,我國政府發展輔具服務與補助已二十幾年了,志工在社區擔任輔助的角色,可以做得更好!

  2001年,內政部委託國立陽明大學辦理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淑貞老師從初始參與到2005年擔任該中心主任,協助內政部社會司輔導各縣市輔具中心,逐步建構全國完整的輔具服務體系與功能,也協助中央政府優化輔具補助政策。鑽研國際各國輔具補助與服務制度十多年後,淑貞老師了解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長期照護是國安問題,而輔具補助與服務,能提升失能者生活品質,降低照顧負荷,是非常重要與關鍵的政府政策與制度。

  例如,日本的介護保險福祉用具(輔具)租賃政策,不僅讓日本失能長者能使用到高品質的福祉用具,更帶動了成功的循環經濟,且在相關法規上,讓福祉用具廠商獲利且投入高品質的福祉用具的設計開發與生產,成功創造極大規模的就業市場與經濟規模。

  二十二年來,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成果斐然,不只推動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分類系統與評估工具,現在不僅是國內服務資源整合與推廣的樞紐,也是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輔具專業服務諮詢的主要單位。

  社會上第一線的志工可以讓政府看到,到底政策問題出在哪裡。淑貞老師說,「慈濟可以更積極扮演公私協力的角色,例如發現政府不足,因為慈濟輔具平台志工遍及全台,看到很多角落政府資源並沒送到,或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我們要喚醒社會力量,讓公權力單位做更有效的系統性協助。」志工及時反映問題,提供學者專家分析,促使政府系統性改變,公部門有效配置資源,輔具中心評估人員、維修技師發揮更大功能,就能照顧到社會角落高關懷族群的需求。所以,全台各地志工,不只是慈濟小兵,也是政府小兵。

  慈濟環保輔具平台志工不只是送輔具,而是結合訪視全人、全家、全程的關懷。多元慈善關懷結合雲端科技,現在人手一機,人人都是送愛的運轉手,也是照亮社會暗角的明燈。

新竹輔具平台志工方奇輝分享:「新竹市是輔具申請大宗,感恩新竹靜思堂諮詢志工接到民眾訊息,協助轉達或取件。」

  為了輔具收送服務品質更快速,慈善關懷更及時,慈濟基金會慈善服務系統開發團隊,推出手機輔具申請回收系統2.0,優化志工已在使用的手機輔具申請回收系統。民眾用慈濟手機輔具Line官方帳號申請,志工在手機上無秒差地收到資料,及時出動人車,慈善關懷服務立即到家。

  慈善服務系統開發團隊介紹操作介面後,慈發處呂芳川主任說:「慈濟本來就是補政府的不足,服務偏鄉原鄉更迫切的需要,志工回收輔具,完成清潔消毒,快速及時送到。」慈濟環保輔具平台不只提供輔具,往往也結合訪視志工、人醫會志工關懷,這是慈濟慈善志業無法取代的特色。

  這幾年慈濟基金會發展數位健康照護的慈善服務,運用手機數位科技,讓輔具服務迅速到位。「延續物命再利用,結合社會上所有人的愛心,全方位快速地把輔具帶到需要的地方。」慈濟環保輔具平台志工有溫度的關懷,心裡最盼望的就是,造福更多偏鄉、原鄉或離島貧病苦難人的需要。

撰文/胡淑惠、李淑貞、林厚成;攝影/許耀明、楊秋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