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海計畫」用運動翻轉生命 為弱勢兒少應援

弱勢孩子欠缺機會與掌聲,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大家成為孩子的應援團,幫他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穩。圖為2025年籃海計畫東區交流賽。

  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全台4.5萬名弱勢兒少,當中有6成是12歲以上的青少年。14歲的小恆住在南部部落裡,因為爸爸在部落裡臨時工的工作有一搭沒一搭,也沾染了不良習慣,讓小恆一家一直被村落排擠。家境的窘迫加上親人的狀況,讓個性內向的小恆更沒自信,總是低著頭。家裡還有阿嬤和哥哥,全家靠著社福機構的補助生活著;一到假日或寒暑假,小恆不是在部落晃著,就是被「朋友」載著到外縣市打雜工,有時一兩個月都不知去向。

籃球運動是展望會服務青少年生命中很重要的支持。

  服務小恆的社工員魏秀玲說,每次只能聽阿嬤說孩子不在家,只有發放補助金的時候,才有機會看看到孩子。秀玲藉著這個機會,邀請小恆參加籃海計畫,希望靠著穩定的訓練,不要讓他四處遊蕩。「你人來!讓我看到你」秀玲說,如果不管這個孩子,他可能會跟著朋友四處晃蕩或是非法打工,但是小恆總是愛理不理,參加訓練也不積極,還退隊過兩次。秀玲說,後來是靠著兒時玩伴一起加入籃海計畫,才讓小恆穩定的參加籃海訓練。

  根據「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自我認同」,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籃球團體」為媒介,讓兒少在有吸引力又安全的同儕團體中走入自我探索、自我認同的階段,透過社工的專業引導、給予正向歸屬感,增進少年自信心和責任感。

籃海計畫的定期訓練,讓青少年在團體中找到自律自信與歸屬感。圖為籃海計畫平時訓練現場。

  秀玲說,經過籃海計畫的定期活動,「發現小恆比較會笑了!」那個因為家庭關係極度缺乏自信的少年,情緒和個性都變得比較穩定,也不再是黑暗角落的弱勢打工仔,小恆也對自己也有不同的認識,經常有自信的說:「就算遭遇失敗,我也會堅持最愛的籃球!」

  台灣世界展望會「籃海計畫」邁入第4年,通過運動教育幫助弱勢青少年學習堅持與挑戰自我,在寒假期間,集結全台16支隊伍、超過300名球員,於2025年1月22日起展開為期4場的期中交流賽,特別感謝善心企業支持。新的一年,台灣世界展望會誠摯邀請更多企業、團體、民眾支持「籃海計畫」,讓運動成為改變弱勢孩子人生的重要力量,讓我們一起成為弱勢兒少最強應援團!

透過寒假的期中交流賽,籃海計畫的球員展現團結合作的積極精神。圖為2025年籃海計畫東區交流賽。

撰文、攝影/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