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書館出發 前鎮高中用年輕視角記錄草衙

  草衙圖書館攜手前鎮高中 青年實察新草衙 社區成果耀眼綻放
青年用心說故事 草衙圖書館助力傳承在地情

為推動青少年社會參與與素養導向課程實踐,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與高雄市立前鎮高中攜手合作,於7月5日(週六)下午辦理「第一屆SEL新草衙社區實察學生特優成果作品發表會」。本次活動由高二年級全體學生約500人、共120組團隊中,精選出11組特優作品進行公開發表,展現年輕世代走入社區、關懷土地的行動成果。

  發表會現場以中文、台語、英語三種語言進行,充分展現學生多語溝通的能力與自信。活動邀請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吳亦昕教授、《錦荔枝的滋味》台文小說作家洪淑昭老師、鎮港園社區大學課程專員黃盛譽老師擔任評審,高雄市易牙廚藝協會前理事長章啟東先生則擔任特別顧問,全程參與與指導。

  靜態海報成果展也同步於草衙圖書館展出,展期至7月31日(週四),歡迎市民朋友蒞臨參觀,從學生的視角認識新草衙的歷史與文化。

  吳亦昕教授表示,學生的簡報結構與口條表現令人驚艷,特別是三語交錯的發表內容,展現高度邏輯整合力,啟發她在語言與文化研究上的新思維。洪淑昭老師以台語講評,鼓勵學生:「用草衙人的人情味,佮對在地的感情,會當給咱開出最媠的花蕊,畢業了後要記得這塊土地的媠與感情。」黃盛譽老師則以英語回應學生,並結合自身家庭背景分享中藥文化與草衙歷史,深化學生在地認同與學習厚度。

  學生的分享亦令人動容。例如潘同學全程以台語發表,來自東港的她表示,透過課程首次深入認識草衙社區,啟發她進一步了解自身家鄉文化;葉同學以中英雙語進行報告,雖尚不熟悉台語,卻藉此機會體會到語言的文化價值;邱同學則表示,感謝老師用心設計課程與成果發表機會,讓他在繁重課業中找到學習與創造的喘息空間,期待未來能持續辦理。

  前鎮高中校長蘇清山指出,該校「心傳播力」課程已實施六年,結合SEL社會情緒學習理念與108課綱精神,由教師團隊共同推動,今年甫榮獲教育部「113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課程與教學創新佳作,教師精進與學生成果雙雙展現亮眼成效。

  此次活動由中山大學吳亦昕教授、前鎮高中吳慧君老師以及草衙圖書館蕭錦惠主任,共同發起,三人皆為前鎮高中校友,盼以行動回饋母校,並攜手促進學校與社區、圖書館三方資源的整合與連結。

  草衙圖書館作為社區文化場域,十分樂見青年學子以行動記錄地方、以語言傳承文化,並將圖書館視為發表與探索的平台。我們將持續支持學校辦理素養導向與在地社區實察課程,並歡迎所有前中學子回到圖書館這個「第三學習場域」,延伸學習、扎根土地。

撰文、攝影/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