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環保教育車參與嘉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

  嘉義市年度暑期科學盛會──「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於7月18日在港坪體育館盛大登場。

  今年科學168教育博覽會以「永續發展」與「未來城市」為主題。並以「未來科學嘉 義起+1咖」為號召,邀請全國大小朋友一同參與。

  開幕典禮由博愛國小管樂團與知名網路創作者「水管阿民」聯手演出《熱鬧的嘉義市街》,熱鬧揭開活動序幕。接著由深受小朋友喜愛的「瓶子先生」帶來精彩趣味的科學表演,結合生活與實驗,引起現場驚呼連連。

  黃敏惠市長啟動別出心裁設計的「誰是積木王」,在眾人見證下,一列可愛的小火車緩緩駛出,象徵「希望、創新與未來」的太陽冉冉升起,為期五天(7/18-22)的科學盛會正式啟航。

  黃敏惠市長於開幕致詞中表示:「我們希望藉由科技,讓未來的生活能夠更好。我們要思考面臨未來的挑戰,透過教育,培養更多有能力、有思維的孩子,讓他們成為影響未來的關鍵力量,每個人都應該為永續未來 +1。」

  此次活動更於丹娜絲風災過後如期舉行,展現嘉義市結合教育、創意與科技的堅定信念,也為社區注入希望與活力。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與科學168博覽會攜手合作——落實環境教育,啟發未來世代。在本屆博覽會中,慈濟基金會特別打造的兩座四十呎貨櫃行動環保教育車,成為廣場上最吸睛的展出之一。

  兩大主題館──「淨零未來館」與「循環經濟館」,分別以「永續生活轉型」與「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為核心,結合闖關遊戲與互動體驗,寓教於樂地將環保知識傳遞給現場大小朋友。

  慈濟志工張熊和表示,由慈濟基金會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攜手打造的「行動環保教育車」自2020年啟用以來,便積極參與各項教育推廣活動,更與嘉義市政府主辦的「科學168教育博覽會」連續四年合作,僅於疫情期間短暫停擺。並將最新的環境知識與科學觀念,傳遞給下一代與社會大眾,對環境保護的理解與責任感。

  在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開幕活動中,雲林鎮西國小校長陳嘉銘特地出席參與,並參觀了慈濟基金會展出的「行動環保教育車」。在現場,陳校長巧遇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雙方親切交流。

  當陳校長聽聞教育車的理念與內容,便立刻表達希望未來能邀請教育車進入校園,讓全校師生有更多機會接觸環保教育。熊副聽後欣然應允,雙方相談甚歡,期盼攜手將環保理念向下扎根。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提到,慈濟兩臺行動環保教育車,其中「循環經濟」車是近期全新打造的展車,設計理念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展覽內容除了傳遞循環經濟的概念外,更深化三大核心循環──「經濟循環」、「精神循環」、「善的循環」,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理解三個循環、淨零的重要。引導孩子與大眾在認識環保之餘,讓社會大眾認識慈濟,這次災害颱風也帶給我們省思,環保應從基層做起。

  在「經濟循環環保五R」闖關站中,黃娜惠擔任關主。她首次參與導覽活動,並特別邀請兩位女兒一同加入導覽行列。希望孩子們能從小建立環保觀念,學習自主進行資源回收,了解什麼物品可以回收、如何分類。

  黃娜惠透過導覽的過程,也與前來參訪的民眾分享「五R」理念,包含:不用(Refuse)、減量(Reduse)、重複用(Reuse)、、修復再利用(Repair)、回收有大用(Recycle)。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她有不同的引導方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著重於生活中如何實踐環保行動;對於高年級學生,則進一步引導他們思考「經濟循環」的概念,例如壞掉的家電是否能修復再利用,而非直接丟棄。她期望透過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與參與者都能重視環境保護,將五R理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撰文/劉淑貞,攝影/劉志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