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租地、真棄廢!不法業者潛逃後果地主埋單

  近年來,部分業者以租賃土地為名,實則將場地作為非法堆置廢木材與裝潢廢棄物之用,事後人去樓空,留下大量廢棄物須由土地所有人負責清理。由於《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對非法棄置行為仍須負起連帶責任,若無法追查實際行為人,清除責任與法律風險將落回地主身上,相關案例最高曾產生高達數百萬元的清理費用,對土地所有人造成沉重負擔。

  花蓮縣政府提醒民眾,於出租土地、倉庫或廠房等不動產時,應提高警覺、加強管理,以防遭非法利用。建議土地所有人於簽訂租約前審慎審查承租人背景,確認租用目的合法,並於契約中明定土地使用方式、環境維護責任與處理廢棄物的規範。此外,縣府也建議設置圍籬與監視設備,定期巡查並保留紀錄,以作為日後爭議處理依據。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縣府將持續與民眾攜手防範非法棄置行為,共同維護花蓮山海自然資源與環境品質。針對非法棄置廢棄物的行為,環保局指出,依《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規定,相關行為人可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倘若無法追查實際肇事者,地主仍須自行負擔清理與處理責任,民眾切勿因短期利益而忽視潛在風險。

  環保局亦呼籲,若發現可疑車輛、人員進出空地或有廢棄物傾倒行為,民眾可協助記錄車號、現場狀況,並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066666向環保單位檢舉,共同守護花蓮的生活環境與社區安全。

撰文、攝影/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