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茹素減重30公斤 嘉義吉祥月倡導健康飲食

       「選擇對的素食,不但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還可以幫助減重!」慈濟於嘉義市僑平國小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邀請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李宜恭主任分享「科學素食健康養生」,他茹素半年減重30公斤,親身見證素食的健康力量,會中志工分享丹娜絲風災援助受災戶的慈悲力,讓農曆七月是茹素護生、充滿愛與虔誠的吉祥月。

       8/24傍晚嘉義驟降強風大雨,但仍澆不熄民眾參與祈福會的熱情,超過百人的會眾扶老攜幼陸續進場,最早到場七十多歲李雅臻阿嬤,她參與慈濟祈福會已有十多年的時間,這次特別邀約鄰居一同來感受現場的虔誠與寧靜。

       祈福會在莊嚴的佛號聲中揭開序幕,由里長、官員及志工代表恭敬獻上燈、花、果,象徵虔誠與祝福;志工團隊以鄉土短劇演出「富有愛心店 惦在嘉」,傳達小錢也可以行大善;手語團隊則以柔美演繹歌曲《讓愛傳出去》,溫暖全場。

       李宜恭主任以自身健康轉變為例,分享「科學素食健康養生」的概念,螢幕上一張過去身形豐腴的照片,與現場神采奕奕、輕盈健康的模樣形成強烈對比,令會眾印象深刻,他強調:「茹素是好事,但關鍵在『怎麼吃』,並非所有素食都健康。」

       李主任提出「2:1:1蔬食餐盤法」:蔬菜至少三種,佔餐盤的一半;豆類等蛋白質食物佔四分之一;主食則以糙米、五穀飯等全穀雜糧為主,同樣佔四分之一,他提醒大家要選擇原型食物,並注意進食順序:水→蛋白質→菜→飯→水果;同時應避免含糖飲料、減少精製及澱粉與加工品,多攝取蔬菜與優質蛋白質。

       李主任指出,科學素食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改善血糖控制,甚至讓情緒更穩定,他鼓勵大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均衡飲食方式,讓茹素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參與獻供的中醫師呂啟禎院長,非常認同李主任的觀點,她分享現代人生活水平都很好,食物種類很多,但在診間常見患者因飲食不當而出現貧血等問題,顯示是飲食是否正確與均衡很重要,今年三月她聆聽大愛台主播倪銘均分享後,她也開始茹素,三個月後健康檢查,各項數值均顯示正常,讓大家一反過去素食會營養不夠的迷思。

       活動中,志工吳漢文分享「在風雨中,看見慈悲的光芒」。他回顧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南地區嚴重災情,慈濟第一時間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從風災前的物資整備、社區弱勢與長者關懷,到災後的家訪慰問、應急金與物資發放及房屋修繕,處處展現慈悲行動力,更令人動容的是,透過社群網路號召青年志工,與慈濟共同清掃嘉義縣市51所校園。

       僑平國小校長何憲昌感動表示:「風災後最困難的是立即找到人力,慈濟與青年志工第一時間投入,讓許多學校暑期課程如期進行,孩子們能安心學習。」他並指出,學校平日午餐以蔬食為主,推動「一週一素」計畫,部分學生甚至在每天午餐選擇吃素,他相信素食能讓心境更清淨,若能從飲食開始改變,葷食減到最低,便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祈福會在莊嚴佛號與祈禱聲中圓滿落幕,眾人以虔誠的心祝願人人平安吉祥,讓農曆七月不再是「鬼月」,而是茹素護生、傳遞愛與祝福的吉祥月。

(文字:劉麗美/照相:江敏華、鄭恊)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