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東大園區吉祥月祈福 以善念凝聚平安祝福

  時序進入農曆七月,民間俗稱「鬼月」,有諸多敬畏與禁忌,因而有著許多的法會與祭典,祈盼避開不吉,一家平安。然而在佛教中,七月卻因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而被視為佛陀的歡喜月、吉祥月,也是孝親月。

  慈濟臺中東大靜思堂2025年8月30日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立委廖偉翔、黃馨慧議員、楊大鋐議員及與多名里長、實業家虔誠獻上鮮花、素果、餅乾,帶領會眾及志工近千人,祈願社會祥和、家戶安康。面對科技發展下的地球暖化與環境破壞,世界各地災難頻仍,戰火不斷;臺灣近期更遭逢風災,雲嘉南地區農損嚴重,許多居民屋頂被掀、道路坍陷。此次祈福大會,正是匯聚眾人善念,祈願災難止息。

  大會中,資深志工以手語演繹《法華經》「法譬如水」,傳達愛生護生、素食護地的理念;志工蔡文方以復健專科醫師分享「健康蔬食快樂吃」,破除「素食營養不足」的迷思,強調真正的健康來自五穀雜糧,而非動物犧牲。並分享人生四寶是,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還有健康蔬食有三好,一好「體內環保,有益人體健康」,二好「愛護動物、尊重生命」,三好「減緩全球暖化」。

  並列出吃素的十大好處,體育健將在蔬食後,體力、耐力都明顯上升,有數據研究,只要吃得對,加上適當的運動,就不會營養不良。現場氣氛莊嚴溫馨,點點燭光與祈禱音樂交織,每一份供養、每一份祝福,都象徵著愛的傳遞。慈濟志工的陪伴與關懷,也正持續走入災區,幫助鄉親重建家園,帶去心靈的安定。

  首次參與祈福會的臺北志工陳心如深受感動。她表示,走入東大靜思堂,感受到身心的寬闊與安定;聆聽醫師分享素食健康與飲食注意,觀賞志工們演繹「法譬如水」,都讓她更加體會慈濟「以善化世」的精神。她說:「慈濟人雖然起初不多,但在臺灣做了很多事,令人動容。能參與祈福會是一種福報,也希望東大能接引更多人,一起讓生命更寬廣。」

  張秀梅從十七年前在東大園區學習太極拳之後,就一直有在社區做各類志工,剛才看著螢幕上慈濟人救災的足跡,讓她感動得淚眼婆娑,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善念從心起,愛能遍灑人間。願人人以孝親報恩、茹素護生的實踐,共同祈願世界平安、眾生吉祥。

(撰文:鄭吉芬、廖碧玉、林嘉君,攝影:羅勇輝、管海玲、羅承易、童茹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