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清晨,陽光柔和灑落在彰化永靖合心講堂外,慈濟志工們早已井然有序地投入活動佈置,迎接一年一度的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這是一場與眾不同的聚會,結合唱頌梵唄祈福、經藏演繹與生命故事的真情分享,共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602位會眾與151位工作人員,總計753人參與其盛會。
活動由陳美杏師姊與詹明欽師兄溫馨主持,帶著大家進入慈濟特有的靜謐祥和氛圍。隨著現場悠揚的梵唄聲起,勇健梵唄操首先帶動全體貴賓及會眾隨著音律律動,以身體與經文合一,深刻體會佛法內涵,亦強健了身體。那一刻,所有人的心彷彿隨著每一字每一句,沉澱在佛法智慧之中。
緊接著,由典禮組帶領現場民意代表共同進行「供齋、供燈、供果、供花」儀式,燈燭光明,果實圓滿,鮮花綻放,象徵人心清淨與萬物和合。資深志工們更帶領會眾進行經藏演繹與《法譬如水》的導讀,透過肢體表達與心靈交流,引領大家深入理解因緣果報與修行之道。
活動最令人動容的時刻,莫過於志工王志聰師兄的專題分享,主題為:《一念悲心,葷轉素》。這不僅是一段個人轉變的歷程,更是一顆悲憫之心的綻放。
王志聰師兄坦言,退休前的他,是個無肉不歡的肉食者,每餐若無肉便食之無味。那時候的他,從未思考肉品背後的來源與生命價值。直到退休後,走進慈濟,參與志工培訓課程,他開始接觸佛法,聆聽上人開示,深入了解「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眾生平等」的真理,才驚覺自己過往的飲食習慣,是建立在無數生命的犧牲上。
「雖然我沒有親手殺生,但動物卻因我的口欲而被犧牲。」這句話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他深刻懺悔,並在慈濟十戒的學習中體悟到,真正的慈悲,是從心起,不殺生,也不助緣殺生。於是,他在培訓期間開始逐步茹素,到了受證那一年,茹素比例已達九成。
真正轉為全素,是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上人再三叮嚀:「靈方妙藥,唯有茹素。」王師兄與太太當下便發願全然茹素,這一茹,就是五年又五個月。
「我再也不碰香腸、肉品。如今堅持茹素,不為自己,只為眾生。」他語氣堅定,眼神誠懇。他在環保站學到,蔬食有三好——「身體好、保護地球好、不與眾生結惡緣」。而這一念悲心,成為他從葷轉素、從個人健康走向護生護地球的核心信念。
分享的尾聲,王志聰師兄提到,今日活動他特地從台中由女兒王翊葦載著自己與妻子南下永靖共襄盛舉。年輕的王小姊不僅是父母茹素的見證者,更是同行者。
她表示,從父母茹素開始,她也跟著調整飲食。原本父親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竟在改變飲食與作息後,不藥而癒,恢復健康。這讓她十分欣慰,並更堅定支持茹素這條路。
當日抵達合心講堂時,看見眾多志工忙碌的身影,她毫不猶豫地加入隊伍,協助活動推動。「看到大家的默契與溫柔力量,很感動。雖然我的付出很小,但彷彿也成了大愛的一部分。」王小姊分享道。
從父母身上,她看見了什麼叫做「找到人生依歸」;從自己參與中,她體會到何謂「利他之樂」。她說,茹素不只是飲食選擇,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一種對生命更深的尊重。
在佛教七月吉祥月中,慈濟不以「鬼月」恐懼為主軸,而是以慈悲為核心,提醒大眾懂得孝親報恩,茹素護生。透過梵唄、經文與生命故事的共鳴,會場753位參與者皆法喜充滿,更理解因緣果報,領悟到身口意的清淨即是對眾生最大的祝福。
活動在一片祥和與感恩的氣氛中圓滿落幕,大家彼此相約:「從今天起,讓我們從一念悲心開始,落實茹素於日常,護生於行動,為自己、為家人、為地球,種下善的種子,收成光明未來。」
(撰文:高肇良、林秋香,攝影:詹大為、謝舒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