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十一點整,慈濟志工在南投縣政府舉辦首次的農曆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由縣長許淑華、副縣長王瑞德,帶領局處首長、縣府同仁與縣議員林儒暘、林憶如等民意代表,在《無量義經》莊嚴梵唄聲中,人人雙手合十,虔誠獻供燈、果、花,表達愛與關懷;隨後進行禮敬諸佛與祈禱,場面殊勝隆重。
許淑華縣長在致詞時表示,臺灣傳統民間習俗視農曆七月為「鬼月」,小時候常被叮嚀不可至海邊或山邊遊玩,因而每年值遇農曆七月,總會心生畏懼。然而在佛教觀念中,七月是「孝親月」、「吉祥月」,慈濟慈善基金會進一步推動齋戒茹素,勸戒殺生,人人當為地球永續生態盡一分心力。
去年(2024)11月開始,許淑華縣長期待在縣府同仁間推素。從那時開始,縣府每週三中午訂餐人數約244人,南投地區慈濟志工不畏辛勞,抱著歡喜心輪班備餐。推素近一年,善的效應持續綿延,今年慈濟志工與縣府結合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擴大推素活動,縣長也欣然認同。
9月3日清晨六點,慈濟南投聯絡處廚房燈火已通明,動員超過六十位志工,本著家中辦喜事的心情,分工合作地洗菜、切菜、烹煮、油炸。雖然工作繁重,但人人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其中有多位高齡八十歲的長者,也歡喜共同出分力,成就這難得的善緣。
上午9點50分,已完成 1100份蔬食便當,立即送進縣府。許縣長感謝慈濟願意進入縣府推廣,讓同仁們能響應茹素、吃出健康。縣長強調,茹素不僅對身體有益,更是對眾生生命的尊重,以行動發揚正信與善念,落實茹素護地球的理念。她也特別感謝慈濟在災難發生時,總是第一時間投入救災與重建,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慈濟志工的身影,「慈濟讓世界看見臺灣,濟世精神令人深深感佩。」
這份素食便當內含八道菜餚,每一道都蘊含寓意,提醒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體會佛陀慈悲護生的原意,也藉由此次祈福會,期望人人破除迷信,以智慧、正信取代恐懼,闡揚七月吉祥月的正面意義。同時結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健康促進及極端氣候議題,推廣蔬食對個人健康、地球環境及眾生平等的益處。
最後由縣長帶領大家在佛前祈福,與佛對話,祈求社會祥和、天下無災。典禮結束後,進行齋戒饗宴,參與大眾領取素食餐盒,共同享用。祈福活動於11時50分圓滿結束,當天縣府同仁及參與會眾共 1026人,餐後人人齊聲讚歎「美味可口!」感受到蔬食不僅有益健康,更帶來身心清淨的喜悅。
這份由慈濟志工用心烹調的蔬食,不僅為祈福會增添溫暖,更傳遞出「蔬食護生、愛護地球」的慈悲精神,讓吉祥月的善念更廣傳人間。
撰文/陳建昌;攝影/陳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