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跨海的溫暖 新加坡志工投入花蓮災後清理

  29 名來自新加坡慈濟基金會的職員與志工,帶著學習與交流的心情抵達臺灣花蓮。原本計劃參加的,是一場為期數天的研習課程;然而,強颱「樺加沙」的到來,讓這趟行程多了意想不到的篇章。

  大雨沖垮上游堰塞湖,土石傾瀉而下,花蓮光復鄉在短短數日間滿目瘡痍,當地居民的家園與商舖被泥漿吞沒。新加坡團隊成員被分成小組,穿著雨鞋、手持掃帚與鏟子,親自走進受災最嚴重的街區,走進泥濘裡,與陌生卻親切的居民並肩清理。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瘡痍的景象:空氣中瀰漫泥濘與異味,建築物內外都積滿一尺厚的淤泥。

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副執行長馬慶華則坦言,清理時的吃力感,讓他真實體會到災民日常的艱難,也提醒自己要更珍惜當下。

  首次隨團來台的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副執行長馬慶華則坦言,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颱風重創的社區,與他童年時淹水的經歷大相逕庭,深感天地氣候不調的無常。他回憶協助一戶人家清理廚房時,不斷用小推車搬運厚重泥沙,「那份吃力感,讓我真實體會到災民日常的艱難,也提醒自己要更珍惜當下。」

  來自新加坡的慈濟大愛幼教中心園長王雅富分享,她和同伴被分派清理三家店舖,淤泥厚達一尺,只能把握時間趕緊鏟除,工作艱鉅卻刻不容緩。她說:「一旦淤泥乾透,就會增加難度。大家刻不容緩,拿起有限的工具開始工作,一鏟一感動,汗水與淚水已經無法區分。」

  在清掃的日子裡,新加坡團隊沒有任何人喊累。反而常常看見,他們與當地居民邊工作邊互相加油,或是短暫停下來,用最簡單的微笑彼此鼓勵。這份跨越國界的溫情,讓不少人紅了眼眶。對新加坡團隊而言,這趟花蓮之行不僅是一次專業研習,更是一次生命課堂。他們在厚重泥濘中,學會了什麼是堅毅,也看見了什麼是溫暖。

撰文、攝影/新加坡慈濟基金會;TCnews新聞中心編修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