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顏博文執行長關懷光復災區專業志工動員

「把泥土鏟起的不只是土地,也是一種責任感」-廖廷祐(高雄到花蓮光復清掃的「鏟子超人」)

        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出現嚴重災情,慈濟於24日即進入光復鄉受災地區勘災,25日啟動進入光復鄉清掃,到10月3日,在總計超過十萬人次軍民合力投入光復鄉清掃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宣佈,光復災區家戶清淤已經在10月3日中午前全面完成,接續清淤重心放在道路清淤、垃圾以及校園清理,希望讓學生提早復課。光復災區將持續召募具有水電、泥作、木工等具專業性志工投入復原工作。

       10月4日,中秋節連續假日首日,光復災區再度從各地湧入成千上萬的民眾協助光復災後復原,慈濟除持續在光復鄉災區投入大量志工及熱食等服務外,4日到6日也在光復商工進祝福禮及慰問金發放之外,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立即到光復災區勘查水電、泥作、木工等具專業性志工投入災區復原的狀況了解。

        顏博文執行長於10月4日前往已清除家戶污泥的災區,了解災後復原協助的現場狀況時,不斷有從台灣各地到光復災區清掃的年輕人向顏博文執行長感恩問好,顏博文執行長也感恩年輕人能利用假期做善事的善行,其中詢問來自高雄、現年28歲的清掃志工呂俊輝,目前是服務於臺灣高鐵公司,呂俊輝說,賑災過程中,鏟土的工作比想像中更艱難,需要面臨天氣悶熱、地面泥濘,淤泥也需要花費許多力氣才挖的動!更需要時常調節體力並適時補充能量。

        呂俊輝提及,看著許多的房子從二樓變一樓,也讓人體會到天災來臨時的恐怖,也因為如此,在許多災民無助需要幫助的時候就也希望自己可以付出些什麼,所以選擇從高雄前來光復一起與其他超人及災民一起同心走過這艱難的時刻。在面對天災帶來的破壞,許多居民雖然失去了家園,但仍互相扶持,且有許多人們願意舟車勞頓來到光復一起協助賑災,讓人看見災難無情、人間有愛的精神!

       呂俊輝此次特別找他的朋友,28歲廖廷祐(高雄人)兩人搭五小時的車從高雄到花蓮光復打掃,廖廷祐說,得知花蓮因為堰塞湖導致遍地滿目瘡痍,隨即應朋友邀約一起來當鏟子超人,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車程不遠千里來,一起跟著大家努力揮汗如雨,「把泥土鏟起的不只是土地,也是一種責任感」

       廖廷祐說,透過與夥伴們合作,我學會了團隊分工的重要,體會到「再累也要完成」的堅持。看著環境一點點改變,心裡充滿成就感,也感受到大家的愛心與溫暖。這不只是勞動,更是一種生命的磨練與自我挑戰。

撰文:羅庭茜
攝影:沈萬清、羅庭茜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