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TIMA國際慈濟人醫會」第二十九周年,今年由臺北慈濟醫院主辦,以「慈悲協力、醫愛寰宇─愛是人間最好的藥」為年會主題,10月4日下午在花蓮靜思堂揭幕,展開為期四天的交流盛會。來自全球16個國家地區、逾380位醫療相關專業人士與志工齊聚一堂,彼此交流慈濟醫療志業的初心與願景,展現跨國慈悲協力的深厚力量。
今年共有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美國、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尼泊爾、約旦、澳洲、墨西哥、日本、斯里蘭卡、英國、巴拉圭等十五個國家地區264位人醫,以及臺灣118位醫療相關人員參與,另約有150位中國大陸人醫會成員線上參與。
參與者涵蓋西醫、中醫、牙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及醫技人員,科別橫跨內外科、家醫、腫瘤、耳鼻喉、婦兒科、眼科、麻醉疼痛、病理及身心醫學等。
開幕典禮以〈慈濟功德會會歌〉揭序,凝聚眾人悲憫苦難、追隨佛陀大醫王的慈悲精神。接續的「優人神鼓」以〈警世之鐘〉、〈天空破了洞〉及〈頌缽〉等,融合禪修與擊鼓演繹震撼人心,引領眾人進入佛法的浩瀚與慈悲。
臺北慈院院長趙有誠透過影片回顧人醫會的源起與慈濟醫療志業的拓展歷程。從證嚴上人於花蓮市仁愛街發起義診,到今日遍佈全球的醫療體系,慈濟醫療志業已涵蓋四大醫院、四小醫院及一診所,成為國際醫療典範。
趙院長感念當年七位人醫菩薩的發心,也感謝今年主辦大北區志工團隊的用心投入。他指出,人醫會的精神源於1995年林俊龍執行長在夏威夷召集人醫交流,並由菲律賓人醫呂秀泉醫師與上人約定,每年中秋團聚如家人般,成為年會的核心精神。
「擎大繩儀式、象徵醫療法脈代代相傳。」由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引領的「擎大繩」,林俊龍執行長率領各院院長及全球人醫代表緩緩登臺,象徵「守護生命守護愛」的使命代代相傳。
國際慈濟人醫會召集人,同時也是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的林俊龍醫師,以英文致詞表示:「我們來自全球十六個團體,齊聚花蓮這片慈悲善念的發源地。儘管世界動盪不安,我們仍能安然相聚,心懷無比感恩。」並強調慈濟醫療志業的核心價值即為「愛」,證嚴上人六十年來以愛為引,推動慈濟人醫會守護地球、守護人類、守護鄉親,始終如一。
慈濟醫療志業始於1972年花蓮仁愛街的義診所,秉持「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理念,以親切溫馨的態度提供高品質服務,專業與人文並重,將幸福留給病人與家屬,困難由醫護人員承擔。
面對全球「永續」議題,慈濟醫療對應聯合國SDG目標,提出未來十年四大願景:營運卓越、醫療專業卓越、善盡慈善責任、人才培育。醫院是修心養性的道場,醫者三生有幸,應知福惜福再造福。
另外,慈濟推動健康促進、素食與環保,災難來臨時八家醫院即刻投入,如九月花蓮光復災後清掃家園與慈善醫療關懷,始終「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人醫會亦在全球舉辦論壇,如今年二月於澳洲布里斯本,推動專業人文、國際化醫療,貢獻全人類。
林俊龍執行長並以「感恩、尊重、愛」勉勵人醫菩薩,找到方向就不怕路遙遠。期許人醫學員將愛帶回各地,明年再度回到花蓮團聚,共續醫療大愛。
(撰文/朱秀蓮;攝影/游濬紘、江寶清、王賢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