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推廣造血幹細胞建檔 街頭勸募提升民眾認知

志工們在出發前往街頭宣導前,士氣高昂地齊聲高呼口號:「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中正GO! GO! GO!」期望今天的街頭驗血宣導活動能夠圓滿順利。

  「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中正GO! GO! GO!」10月26日下午近百位慈濟志工齊聚臺北市慈濟中正靜思堂前,身穿志工背心、手持標語牌高喊口號,展開一場溫暖人心的街頭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勸募行動。

  活動由中正區慈濟志工發起,動員近百人分赴中正區17個定點進行街頭勸募,涵蓋古亭捷運站、中正紀念堂捷運站、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商圈、臺北車站周邊等人潮聚集地點。志工們一旦遇到願意前來抽血建檔的年輕人,便即刻安排機動車輛接送至中正靜思堂,協助完成建檔流程。活動目標為募集120支血樣,最終成功建檔85人,成果豐碩。

中正區的志工們,將造血幹細胞驗血宣導活動擴展至廣大區域,包括古亭捷運站、中正紀念堂捷運站,甚至遠達臺灣大學商圈、師範大學商圈,以及臺北車站附近,總共在十七個定點進行街頭宣導。

  中正慈濟志工洪紫玲表示,此次活動為第六波街頭宣導行動,雖然預約人數近70人,但考量過往經驗,實際出席率有限,因此今年特別鼓勵民眾事先填表,已有31人完成預填。她強調,街頭宣導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於招募建檔者,更重要的是向社會大眾傳遞正確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觀念。

  在中正靜思堂內場,近百位中正區志工與約60位骨髓關懷小組志工分工合作,負責接待、引導、資料審核、衛教說明、填表與抽血等流程。活動前已多次演練,確保動線順暢、流程順利。

下午兩點多,在志工們熱情的街頭宣導下,許多民眾被引導進入靜思堂的解說區。他們熱血響應這場驗血活動,為血液病患帶來了一線寶貴的生存希望。

  首位完成建檔的李錕表示,自己平時有捐血與健康檢查的習慣,對抽血毫不畏懼。他認為,造血幹細胞建檔與捐血一樣,都是行善助人的方式。他說:「雖然希望沒有人需要用到,但若能幫助他人,我很樂意參與」。

第一位建檔報到的李錕(右一),因為平時有捐血和做健康檢查的習慣,認為這項活動與捐血一樣,都是做善事。

  曾於2019年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李後寬,當天也在現場協助建檔服務。他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敢參與,並協助民眾以手機填寫建檔資料。李後寬於2016年建檔,三年後成功配對,完成捐贈。他表示:「無論是捐血或造血幹細胞捐贈,都需要健康的身體與一顆善心」。

捐贈者李後寬(右)今天在建檔區服務,因為使用手機填表建檔,需要年輕人服務,同時也將自己捐贈的經驗分享給來抽血建檔的會眾,可以安撫他們怕抽血的心情。

  剛自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的侯冠竹也參與建檔。他指出,醫學背景讓他更能理解骨髓配對與捐贈的流程,並認為醫學院校師生與醫療人員應更積極參與此類公益行動。他說:「這與我長期定期捐血的理念相符,若未來有機會配對成功,能幫助病患,將是極具價值的事」。

  侯冠竹進一步指出,對於某些病患而言,骨髓捐贈可能是最後的希望。他呼籲社會大眾正視此議題,踴躍參與建檔行列。

剛從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的侯冠竹表示,對於等待捐贈的人來說,這意義極其重大。他表示:「我認為這整體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當日天氣晴朗,涼風徐徐,為活動增添溫馨氛圍。志工們在街頭遇見願意抽血建檔的年輕人時,無不欣喜萬分。最終,活動共成功建檔85人,為等待重生機會的血液疾病患者點燃希望之光。

撰文/曾修宜、池亮蓁;攝影/池亮蓁、方秀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