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環保輔具志工團隊在光復鄉受到馬太鞍堰塞湖災情後,多次戴送二手輔具前往光復,其中也提供暫時安置在壽豐鄉的光復長照中心長者需要的器材與輔具,包含氣墊床、電動移位機、高背輪椅、電動輪椅、移動式洗澡躺椅、餐桌等,10月中陸續送出一批,11月5日上午再次送來抽痰機、噴霧機、製氧機等器材與用品一批。80多歲的林奶奶說:「謝謝你們來,謝謝你們的愛護!」

光復唯一的住宿式長照中心的47位長者,9月22日全數撤離至壽豐鄉的吉豐老人養護所,由於長者有長年臥床、需氧氣維持的重症患者,撤離時有許多器具來不及帶走而受損,雖然吉豐老人養護所與各界陸續對外尋募物資與提供用品,但仍有不足。

慈濟獲報後,分別於10月13日、16日以及11月5日送來電動移位機、抽痰機、噴霧機、製氧機、氣墊床、移動式洗澡躺椅、消毒鍋、高背輪椅、電動輪椅,以及輪椅座墊、輪椅餐桌、伸縮餐桌、升降餐桌等用品。
光復長照中心主任許玉華表示,9月22日花蓮縣府社會處通知我們要撤離,社會處、花蓮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跟我們就一起聯絡車輛包含復康巴士、民間救護車等,把長者安全送上車。當時已經有風雨,從傍晚到午夜終於送完。當時很多用品帶不走在災後毀損,或是搬運過程損壞。我們一直在做重建工作,期望年底前可以搬回。

許玉華表示,雖然這裡的機構很不錯,但是對長輩而言,光復長照中心是他們的家,所以還是想回家,也有長者天天跟她說要回去。所幸他們的情緒都蠻穩定,感謝這裡的機構給予幫助,還有十面八方來捐贈物資的人士。
80多歲的陳奶奶原來的住家在災後受損,到現在都無法回家,只能靠兒孫回去處理。幾年前她因跌倒無法行動,住進光復長照中心,這次撤離後,雖然已經慢慢適應暫時安置的環境,但仍想趕快回到熟悉的機構環境。陳奶奶表示,我在那裡(光復)出生,之前不曾遇過,現在才遇到這種(堰塞湖溢流)。他們(工作人員)一直幫忙搬,我們還不知道要擔心。這裡是不錯,雖然已經慢慢的適應,但是還是想要回家。

11月5日共有6位輔具志工一早6點多從雙北縣市出發,輔具送達後也與長者們互動,呈現手語歌。志工黃朝昌最近已經是第三次從台北送輔具到花蓮,黃朝昌指出,這次事件受到各界關注與響應,我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的愛心,這批輔具我們也是各地集合完成。災後許多人的家電與醫材、輔具受損,看到這樣很不捨,慈濟把可利用的資源用來幫助人,他們需要的我們盡量都滿足。
慈濟志工陳兆揚投入輔具志工過程,看到許多人的需求與故事,他表示遇過年輕人從海外功成名就回台發展,卻因摔倒需臥床,家裡陷入困境。自己也是海外歸台,因此更有感觸。陳兆揚說:上人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去做。

撰文、攝影/陳誼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