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推動的「南迴山村—隨森慢走漫遊推動計畫」,於 11月16 日在大武山生態教育館舉行溫馨的成果發表會。當天,分署也同步宣布「山林製造南迴直營門市」正式啟用,象徵著與在地培力團隊攜手前行,共同展現南迴山村友善生態、多元文化與永續旅遊的美好成果。
此次成果展集結嘉蘭、新興、壢坵、大武、尚武五個村落的力量,以六項融入在地物產、文化與山林生態的手作體驗,款款呈現南迴居民對土地的深情與智慧。現場賓客與媒體朋友親身參與、用心感受,活動在歡喜與熱絡中圓滿展開,也為南迴山村的永續旅遊寫下溫暖的一頁。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分署長吳昌祐指出,為延續「浸水營國家步道」綠色旅遊輔導的成果,本次計畫已將推動範圍擴展至金峰鄉,並以大武山生態教育館為核心,建立南迴地區的「目的地管理組織」(DMO)營運模式,透過社區培力推展永續山村旅遊。本次推出的六項體驗活動呼應「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GBF)目標,是山村生態產業的重要成果。期望藉由這些轉譯與實踐,展現從山到海的自然風土,未來也將持續培力部落、完善商品化準備,逐步串聯成「山林製造」品牌的核心遊程與特色伴手禮。

南迴地區長期以來擁有深厚文化底蘊與豐富自然資源,生態產業始終是地方重要的扎根工作。活動結束後,相關計畫仍會延續推動,並以由南向北的方式逐步串聯整個南迴,形成從南端到北端的完整旅遊帶。各級計畫也將依此節奏展開,期望透過完善的輔導機制,使地方產業能夠攜手合作,形成「1+1 大於 2」的共同行動,擴大整體效益。

今日的展示攤位即可看見部落與社區夥伴在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上投入的努力。許多部落的工作,不僅豐富了生態環境,也與永續目標緊密相連。這些價值需要被更多人看見,因為它們不只是食農教育,更是對環境與生態的貢獻,展現了森林所帶來的益處。
也希望更多部落文化特色與生態亮點能被呈現,讓大眾能透過環境教育課程、特色商品與在地體驗,更深入理解並重視這片山林的價值,促進地方產業的良性發展。透過系統性的輔導與轉化,這些努力將逐步落實永續發展目標,讓南迴地區的自然、人文與產業能夠持續茁壯。

撰文/羅庭茜,攝影/羅庭茜、吳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