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上百人次志工愛接力 讓山區阿嬤歡喜入厝

入厝這天,阿嬤開心地對為她辦「入厝」的慈濟志工聊天。

入厝這天,阿嬤開心地對為她辦「入厝」的慈濟志工聊天。

  2020年9月4日這天上午的臺中市北屯區大坑山區,住在山區小徑這裡一戶民宅的阿嬤,梳理著整齊頭髮,特地穿上她覺得最體面的衣服,布滿皺紋的臉上,泛著燦爛的笑容,歡喜迎接滿滿祝福的「入厝」活動。

  位於臺中大坑二號登山步道旁一條人煙罕至、布滿青苔的小徑,這裡住著一戶以製作筍乾販售維生的獨居阿嬤,陰暗潮濕的屋內,堆了幾十年累積下來的生活用品、食物和衣物等;天花板腐爛,到處都是漏水的水痕;牆壁汙損,白蟻啃食後的家具,無一完整。

阿嬤房間的屋瓦會漏水,衣櫥、床板和天花板,都因長年潮濕而腐爛,志工溝通了好久,阿嬤終於答應讓志工汰壞換新。

阿嬤房間的屋瓦會漏水,衣櫥、床板和天花板,都因長年潮濕而腐爛,志工溝通了好久,阿嬤終於答應讓志工汰壞換新。

  竹筍盛產的季節,阿嬤幾乎每天都到山上砍竹筍回來煮,製成筍乾來賣。但,用壞掉的冰箱門及廢棄的狗籠搭成低矮的棚子煮筍的場景,讓人看了很不忍。

  為了讓阿嬤有個較佳的居住環境,臺中慈濟志工自5月31日起正式啟動關懷與修繕專案。

志工將腐壞的舊衣櫥搬出去。

志工將腐壞的舊衣櫥搬出去。

  從5月31日到9月4日這3個多月,將近一百個日子,慈濟動用了超過一百人次到阿嬤家,進行一連串的探勘、整理、修繕及添購新家具;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更是親自帶領團隊,前來為阿嬤進行健康診療。

  阿嬤的住家需要改善的地方還很多,包括廁所的改建、天花板的汰換,牆壁的粉刷、房間床組、衣櫥的更新,還有重換電線,工作場所的整修、進出阿嬤家的小徑清洗除去青苔...等等。

左圖為原本在戶外的簡易浴廁,右圖為住家旁儲藏間改建的浴廁。

左圖為原本在戶外的簡易浴廁,右圖為住家旁儲藏間改建的浴廁。

  即使內外都要清理、整理,但「有願就有力」,臺中慈濟志工決心要為阿嬤打理一個安穩家園的計劃,就在探勘、評估、分工完成後展開。

  利用高壓水柱清除路面青苔,讓整條路看起來煥然一新;特地從環保站載來鐵架和波浪板,重新為阿嬤搭建可以遮陽避雨的棚子;屋旁樹葉、樹枝修剪;清出儲藏室雜物池做為興建衛浴間、開挖化糞池及更換全新的衛浴設備;更換屋內老舊電線、插座、燈座、燈管;整個修繕活動,到8月31日全部施工完成。

阿嬤在山上的家屋瓦布滿青苔、被樹枝打破,志工貼心地用高壓水柱清除青苔,將破損的屋瓦換新。

阿嬤在山上的家屋瓦布滿青苔、被樹枝打破,志工貼心地用高壓水柱清除青苔,將破損的屋瓦換新。

  「環境真的差很多,來過的人都會嚇到,怎麼會差這麼多!」,當地里長對志工的效率感到不可思議。

  9月4日早上是個歡喜的日子,志工帶來桌椅,擺在門口埕,備妥湯圓、水果,讓阿嬤祭拜祖先,米粉湯圓、青菜、水果和各式點心,歡喜完成貼心的「入厝」活動。

  三個多月來,志工不畏酷暑,邊工作還要跟山區的小黑蚊奮戰,終於給了阿嬤一個安全又舒適的生活空間。看到阿嬤臉上露出笑容的這一刻,志工也歡喜地說:「房子整理好了,可以讓老人家有好的環境居住,我們看了也很高興。」

志工與鄰近居民一起來慶祝阿嬤入厝。

志工與鄰近居民一起來慶祝阿嬤入厝。

  經過這段期間的互動,阿嬤和志工之間已建立如家人般的情感,臺中北屯區志工也將她列入社區居家關懷戶,日後將有志工會定期前來關懷。希望透過住家環境的改善,讓阿嬤可以擁有平安的晚年生活;也期待經由志工的陪伴與關懷,讓阿嬤得以安享天年。

(撰文:魏玉縣、何麗華、張美齡,攝影:章宏達、章丞儀、簡明安、施龍文、林泰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