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院中醫專欄

【花慈中醫專欄】融入日常的冬日保健守則

  過了二十四節氣的大雪,冬日的涼風和天氣的驟變也讓不少患者開始覺得適應不良,過去累積在身體裡的弱點也隨著氣候的轉變逐漸浮現出來。   而中醫始終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養好自己的正氣猶如擁有防護...

【花慈中醫專欄】洗澡水溫─冷與熱?

  您是否聽過,洗冷水澡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您是否又聽過,洗熱水澡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若站在中醫的角度,此兩者都可以增強人體內的代謝,但這僅限於身體機能正常的人,為什麼呢? 無論是冷水或熱水,我們的身體都...

少運動腰常疼且又有翹臀?當心「下交叉症候群」

  腰背痛、下肢關節疼痛是中醫臨床常見的主訴,其中許多人是由於工作時需要久站或久坐,造成骨骼架構、肌肉張力改變,彼此不協調,進而產生疼痛。這些久站的患者在工作當下可能沒有明顯的腰部和下肢關節不適感,...

【花慈中醫專欄】中醫會診呼吸困難試辦計畫

  在110/4/1起,全民健康保險會(以下簡稱健保)通過新年度的醫療給付。對住院中的病患加上中醫輔助醫療介入措施,除了原有的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脊髓損傷,今年度更造福了有呼吸困難的患者,舉凡常見的肺炎、氣胸...

【花慈中醫專欄】坐月子產後調理

  一般健康產婦,適當調養則逐漸恢復,不一定需要服藥。產後每位媽媽的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建議經由中醫師看診後調理。因為生產時出血或用力,常使元氣耗損,氣血虛弱,此時易受風寒或飲食房勞之影響,而引起產後...

【花慈中醫專欄】按壓耳穴保健全身

  耳朵其實不只是耳朵!我們熟知的耳朵不僅僅是聽覺器官,同時亦暗含了許多身體的奧秘。如身體有病變的時候,往往可從耳朵相應部位看出端倪。而通過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也可達到預防和治療相應病痛的作用。   ...

【花慈中醫專欄】失眠中醫保健觀

  失眠是最常見的臨床主述之一,它通常是其他疾病的伴隨症狀,因此要治療失眠背後的五臟六腑不平衡,不能只是單純治療失眠。失眠要包含以下三個部分:持續的睡眠困難、有適當的睡眠機會以及影響日間功能。   失...

【花慈中醫專欄】中醫婦科的月經週期療法

  中醫在治療婦科病時,除了藉由傳統的望聞問切來辨別患者體質之外,還可針對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配合藥物來做治療,稱作「月經週期療法」,常運用於治療不孕症、經前緊張症候群、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經量異常、...

【花慈中醫】中西醫合作提高癌症腦轉移存活品質

  在過去的20年中,台灣肺癌和乳癌的總病例數逐漸增加,癌症患者中約有40%會發展為轉移性腦腫瘤,而以肺癌合併轉移性腦腫瘤為最常見。腦轉移者可能因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引起顱內高壓或腦神經受損,導致出現頭痛、嘔...

【花慈中醫專欄】把握中醫轉骨好時機

  家住花蓮市的小六廖小弟弟一年半前因瘦小矮被父母親帶來慈濟醫院楊成湛醫師尋求中醫幫忙,經過一年半楊醫師的中醫調理料小弟弟身高增加17公分,體重增加13公斤。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