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 伯父的孩子 彌補缺失的愛

      小皓的媽媽開設美容院,同時照顧小皓與弟弟,後來卻因為沉迷大家樂簽賭,欠下一大筆債務,為了躲避債務,媽媽選擇拋下兩個兒子與丈夫。小皓爸爸不僅一肩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還要負擔前妻的債務。無常到來,小...

  • 立冬後來碗養生小米粥 嘉義慈少學烹飪做家事

      時序已進入冬季,來碗熱呼呼的「養生小米粥」,暖身又暖胃,嘉義慈少班邀請專業餐飲科老師,教導學生認識食材的特性,及蔬食對身體的益處,學習在家就可烹調出美味的料理,訓練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安排以天...

  • 改變世界從吃開始 慈大舉辦蔬料理品嚐會

      是什麼活動大排長龍啊?睽違三年的淨斯創意料理品嚐會,終於在疫情後又來到慈濟大學。慈大人文處推廣蔬食邀請花蓮區人文推廣團隊,準備十道美味蔬食與師生共享,改變世界從吃開始!   活動一開始,花蓮區人文推...

  • 青年署協助青年「齡」距離職涯

    面對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人口老化的衝擊帶來諸多難題,而青銀共融世代交流,被視為尋找共享共好的期待解方之一。國立聯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學生協作的職涯啟航」計畫獲得青年署112年「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計畫」...

  • 慈濟嘉義親子班前往大林慈院生命教育體驗

    為讓學齡中孩童體驗生命教育,慈濟嘉義親子班特別安排學員前往慈濟大林醫院進行課程體驗。 親子班學員於嘉義火車站購票搭火車,還讓小朋友學習購票的體驗,在抵達大林慈院後,一行人在大廳集合,並展開「以身試老VS....

  • 達基力社區興力計畫 回到舊部落‧挑戰自我

    2023年歲末之際,坐落於達基力部落(崇德村)的達基力希望教室,有一群孩子持續熱血的在學習文化的腳步,而山林學習也進入期末挑戰階段,邀請共7名青少年,年齡層國小到高中,一起前往太魯閣山區的舊部落,完成兩天一夜...

  • 「語」你一起學習 花蓮家扶辦新住民生活適應班結業

    花蓮南北狹長近200公里,許多濱海及偏遠山區,民眾居住範圍也較為分散,為增加服務可近性,民國75年在玉里鎮拓展第一個服務處,37年來支持與陪伴南區瑞穗鄉、玉里鎮、卓溪鄉、富里鄉四個鄉鎮的弱勢孩童與家庭。近年來...

  • 「世界一家親」臺新雲端相約共同守護和平與友善校園

    慈大附小與新加坡菩提學校的國際交流,是每年五年級的一大盛事,從2011年開始,慈小與新加坡菩提學校兩校交流至今已邁入第13年,即使疫情組隔,兩校仍情誼不斷,相約在11月,透國跨國視訊共學,彼此分享臺灣與新加坡的...

  • 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照顧路上不孤單

    10月10日除了是大家熟知的雙十國慶,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而衛福部為呼籲民眾重視「心理健康」,亦將10月擴大為心理健康月。現今生活、學業、工作等壓力增加,使許多人深受精神疾病所苦,但社會對疾病的誤解與刻...

  • 新住民歡慶印尼英雄日 手作佩塞爾致敬心中英雄

    到今(112)年9月止約75萬名移工在臺工作,另以國人配偶名義來臺的新住民人數亦達58萬餘人,使我國社會文化更趨豐富及多元。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花蓮縣服務站日前與印尼共學團合作,特舉辦多元文化宣導-「歡慶印尼英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