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素食飲食指南

  國民健康署制定素食飲食指南,提供飲食攝取的建議,讓素食民眾能營養均衡,飲食多樣化,預防營養素不足,或過量的問題發生。

臺灣常見的素食型態

  「全素」、「蛋素」、 「奶素」、「蛋奶素」及「五辛素」五種,個人可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其實透過全部植物性的食物,只要能認識互補作用,掌握烹調及攝取的份量,巧妙搭配,就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食物種類多樣化

  飲食攝取建議,依照熱量需求,均衡並多樣化選擇六大類食物,利用全榖根莖類,搭配豆類,達到胺基酸互補作用。

烹調用油避免單一

  用油應該多變化,避免使用單一種類,如椰子油、棕櫚油,同時避免大量食用,要經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利用堅果類的食材來搭配,是更天然的方式。

深色蔬菜配菇類

  蔬菜類的攝取也是素食很重要的一環,顏色深的蔬菜及菇類藻類都提供不同的抗氧化元素,儘量顏色豐富些,並採用當季在地的原則。搭配水果在正餐食用,可以幫助鐵質吸收。

飲食減少油鹽糖

  烹調口味儘量清淡,最好原味烹調,減少使用調味料,也建議少用油炸。粗食、原味、少加工,避免加工類食品,因為有些添加物過量,甚至高油高鹽高糖。至於蒟蒻類和麵蛋白,營養價值較低,也不要過量。

適度運動與日曬

  運動日曬不可少,每天適度運動 30 分鐘,搭配 20 分鐘日曬,可以幫助我們合成維生素D,肌肉的運動也可以增進骨骼健康以及血液循環。

  在《經濟學人》全球大趨勢年刊中指出,2019 年是純素之年,建議茹素者以天然食材為主,如葉菜類、瓜類、菇類、水果等,補充各式植化素和膳食纖維,以加工較少的豆腐生豆皮等豆製品,做為蛋白質來源,烹調上少油少鹽少糖,避免人生素料,才能達到健康吃素目的。

●詳細內容請看?
【愛影像.怎麼吃素才能吃出健康】

【本文為大愛電視「大愛行」授權刊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