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公司響應企業公益共善 以人為本共居生活

       大三億營造的「光合億舍」於2024年10月23日舉辦開幕茶會發起「公益、共響」活動,藉由光合億舍宿舍使用權以及優惠公益價邀請企業領導人,募集0403地震災後重建、救濟災民經費,款項將委由慈濟代收執行。

       開幕茶會中提到0403花蓮大地震,許多房屋毀損,全臺志工馳援,臺南也馬上組成修繕團前往花蓮,為鄉親修繕房屋。證嚴法師說,人間有難,大家都來幫忙,像親人一樣相互照顧,感謝志工服務隊。

       0403地震,花蓮地區受損建物超過百間,上百戶家庭還無法安心安居。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縣府將共同合作,由花蓮縣府提供土地,慈濟興建144戶「中繼永久屋」,作為花蓮地震受災鄉親2年到3年的中繼居所。本次興建中繼永久屋耐震強度將高於一般法規標準。

       「我們就是做營造的,很在意這個安全跟品質,地震也跟人很有相關,這種天災跟我們蓋起來的建築物也都很有相關,所以希望能夠趁這一次的開幕活動去響應花蓮最嚴重的震災。」大三億營造董事長魏瑞伯說出這次公益共響,響應0403地震中「志工服務隊」和「中繼永久屋」號召企業一起共善的初衷。

       「光,自然與建築的詩意融合;合,自然元素的完美結合;億,理想生活的無限可能;舍,心靈的寧靜港灣。」設計師王景瀚說出他在空間規劃動線延伸的理念。「四減三增」減少過度拆除、減少碳排放減少噪音還有減輕水電費負擔也是減輕地球的負擔;增加室內空氣品質、節能效益跟提升舒適度,讓居住在此的住客都能夠在陽光、合自然一同呼吸。

       「公益、共響」活動並規劃永續小講座,邀請慈濟防救災的重要夥伴家樂福蘇小真執行長共同與會,蘇小真長期在永續環保的路上推廣及實踐,「守護我們的家,從永續食物出發。」強調永續採購原則、永續綠生活,購買非籠飼雞蛋,強調新生代酪農轉變與動物福利關鍵。

       友善畜牧業食物轉型概念,跟以人為本主給員工舒適減壓的生活空間,都是同樣「淨零綠生活」的具體策略。廠商改變供應鏈,消費者選購食物轉型「從i開始」帶動消費者一起把消費力變影響力,從小我的改變成就自利利他。期望將生活永續延伸至社會永續發展,透過企業的共同努力,實踐共好的最終目標。

       慈濟基金會志工十幾位一起參與開幕茶會,見證企業共善,志工張文郎代表致謝,「營造業在工地進出生活繁忙,每一個人的壓力大,但是董事長體恤員工,希望他們在每一天下班後,能夠有舒適的生活環境來補足一天的勞累。」這個以人為本,跟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理念不謀而合。

       慈濟致力於在臺灣及全球提供人道援助行動和公益計畫,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領域和特色,以支持贊助或資源結合,參與慈濟《企業共善計畫》,大家同心攜手改善社會問題,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員工凝聚力,更可以促進社會大眾的愛心能量,為社會祥和、人類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大三億營造結合臺北市共居品牌「香蕉同居中Banana Co-Living」推出在臺南永康首棟服務式公寓「光合億舍」,以環保、在地設計為出發點,結合共居生活的理念,以人為本、友善員工理念,將永續發展從一個概念轉為一種生活態度。

        10月23日現場有吉緻生活、壹東實業、鴻漢資源、圓境生態綠能四家企業現場簽下捐贈支票,直接轉入慈濟基金會專款專案帳號。這樣的共善帶動,也有現場起意一起共襄盛舉的來賓。「企業共善」從建築延伸至人文,並將生活永續拓展至社會永續,期待帶動更多企業一同在社會永續上盡一分心力。

(文字:林靜君/攝影:李雅貞)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