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這是15歲的邱子彧,一個經歷無數困難後依然不斷追夢的少年,說出的心聲。他剛剛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被譽為「勇敢的生命鬥士」,但他的故事,卻遠不止一個獎項的光環。
他在國中一年級時,騎單車與公車發生了嚴重車禍,為了保命不得不截肢雙小腿,當他從加護病房醒來時,說出的第一句話不是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對媽媽的一句「對不起」。那時候的他,內心充滿了愧疚,害怕自己的傷痛會讓最愛的家人痛苦不已。媽媽說那時候還好有慈濟志工,「那時候我回到家完全不敢去客廳,因為老人家(爺爺)一看到我就是哭。師姐他們就慢慢的開導,這個時候外人的角色會更有幫助。」
在日復一日的治療和復健中,子彧不曾抱怨過疼痛,即便醫生都說那是一段無比艱難且痛苦的過程。子彧的母親,則是默默支撐著這個家,從不在子彧面前展露一絲負面情緒。「我們是為對方撐起來的」,子彧這麼說,他的媽媽也是這麼做。
至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重建手術,子彧不僅要面對生理上的挑戰,還必須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看著父母辛苦照顧自己,他從來不曾說出「痛」這個字。他知道,越堅強,父母就越少為他擔心。子彧卻決定將痛苦化作力量。他躺在病床上學習,隨時手邊擺著書本,即便身體無法行動,也不曾停歇。他利用課餘時間自學程式設計,Scratch、Arduino、Python——這些程式語言成了他面對未來的武器。子彧不僅想為自己開創一條出路,還夢想著研發AI機器人,來幫助媽媽分擔家務,減輕家人的負擔。
子彧的堅韌精神和樂觀態度,最終讓他獲得了2024年總統教育獎的殊榮。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從新竹縣縣長到教育部,無不對他的勇氣和毅力讚嘆不已。對於子彧來說,這個獎項不是他旅程的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他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傳遞「珍惜生命、突破困境」的訊息。
「想好的,我們還有的,不要去想失去的,我們很幸運。」這句話不僅是子彧媽媽的心聲,也是他們母子倆的信念。她一直是子彧最堅強的後盾,陪伴他面對一切挑戰。而子彧,也在努力回報這份無私的愛。他的夢想,不僅僅是想像正常人一樣走路,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研發出幫助家人、照顧他人的AI機器人,將這份愛與關懷延續下去。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