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小孩,二度就業的單親媽媽,就算擁有大學學歷,沒有一技之長的王語謙,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相對弱。她試圖追隨潮流,嘗試網紅直播賣自製飾品,但因為不擅言辭、也不擅營造直播氛圍,她屢屢失敗。賬單一張接一張地壓來,語謙時常在深夜問自己:「我到底能做什麼?我能撐下去嗎?怎麼養得起媽媽、女兒和兩隻老狗呢?」
生活的壓力還沒喘口氣,一場晴天霹靂接踵而至——語謙的媽媽罹患大腸癌。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與孩子的學雜費,語謙感覺生命的重量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媽媽知道語謙快撐不下去,在最絕望的時刻鼓起勇氣打下這通求助電話。「需要被關懷的時候,不要去尋短路,要勇敢開口就得助了。」媽媽哽咽道出要求助的心酸。
「突然那麼大一筆錢,」一場突如其來的病,在她的媽媽住進醫院治療大腸癌第三期時,語謙已無力額外再負擔手術費了。她沒有朋友、親戚遠在他方,誰可以聽見她的求救音?
抱著最後的希望,語謙的媽媽撥通了慈濟的求助電話。一群素未謀面的志工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帶來「急難救助金」,不僅解了燃眉之急,還帶來源源不絕的支持。他們像朋友一樣走進語謙的生命,陪伴她渡過最黑暗的時光。語謙才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在撐。」
就在這迷惘的日子裡,語謙意外地接觸到羊毛氈手作。起初,她只是為了分散焦慮,夜深人靜時用心研究每一個細節。當她完成第一件作品並成功賣出時,客人的讚美點亮了她灰暗的生活。「原來,我也能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語謙的內心像被撥開的烏雲,看到了一線希望。
羊毛氈創作的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注,但語謙不怕苦、不怕累。哪怕犧牲睡眠,她也全心投入,讓每一隻作品都充滿溫度與故事。儘管每月的產量最多只有四隻,她依然堅持客製化,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隨著口碑傳開,她的訂單排到了五年後,而她的粉絲專頁也獲得了熱烈支持。
當語謙站在慈濟美展的展位前,看著每一位參觀者流露出欣賞與支持的目光,她忍不住落下眼淚。她以前總覺得未來一片黑暗,但現在終於相信,只要不放棄,人生會有光。
慈濟的師姑成了她和媽媽的依靠,每一次探訪,每一句鼓勵,都讓她感受到溫暖的陪伴。語謙的媽媽也因為這份愛與支持,充滿了勇氣面對病痛。
「我以前就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幫我什麼,師姐讓我有一種感覺,就是不是你一個人的感覺。」
語謙和媽媽很珍惜師姑的陪伴,愛的陪伴,也是一幅最美的風景。如今,語謙用雙手編織的不只是羊毛氈作品,更是一段段生命的故事和希望的未來。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