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家安好,只要身邊的人好,我就好。」這句話,是林召文人生的信念,也是他無數辛酸日子的支撐。
召文從小由阿公阿嬤帶大,國中時,阿公因病需要昂貴的醫療費,他們一家陷入經濟困境,四處舉債勉力支撐。然而,阿公最終仍在召文高中時離世。那一刻,他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家中的經濟支柱。16歲的他,成為了這個家的唯一希望。
面對阿嬤虛弱的身體和繳不起房租的壓力,召文毅然放下玩樂,選擇了肩負重擔。「沒有錢,沒有休息日,去賺錢比較重要。」他開始四處打工,早出晚歸,只為守護這個家。儘管內心充滿不安與悲傷,他仍堅信,必須扛起阿公留下的責任。
「這些你難以想像的生活,卻是陪伴我一生的日常煩惱...」召文無奈道出日常的艱辛。
即便生活艱難,召文從未放棄學業。他深知教育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日夜兼顧課業與工作,最終考上大學。然而,上大學後,生活的壓力並未減輕,他仍打多份工維持家計。
大學老師得知召文的困境後,向慈濟提出需求。慈濟志工伸出援手,提供每月生活補助和助學金,幫他減輕負擔。2021年疫情肆虐,召文因失業和遠距教學陷入困境,家中甚至沒有電腦,學習一度中斷。幸好志工送來電腦和急難救助金,陪他渡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志工肯定召文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推薦他獲得「慈濟新芽獎學金」,每一次站在舞台上,都是對他孝心與奮鬥的肯定。回首過去,他說:「因為失去太多,更懂得珍惜。只要家人笑了,我就滿足了。」
召文從未想過一群陌生人會如此掏心掏肺的幫忙,他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人家幫我是無償的,就算我不還給他們,我一定要還給他們身邊的人。」這群婆婆媽媽的慈濟志工,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扶他一把。
經歷了多年兼顧學業與工作的辛苦歲月,召文終於在今年順利大學畢業。他以堅定的意志完成學業,成為家中的驕傲。如今,他正在努力尋找一份正職工作,希望用穩定的收入,繼續為家提供支撐,讓阿嬤的晚年更加安穩。
雖然壓力未曾減少,但召文依舊將阿嬤放在手掌心。阿嬤是他心中最柔軟的牽掛,也是他奮鬥的最大動力。
這位溫暖的少年,用堅毅和愛撐起了家的重量,如今,他正邁向希望的未來,用更寬廣的肩膀為家人築造希望的明天。召文的故事,是一段堅毅與愛的詩篇,他的孝心與不屈的意志,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撰文、攝影/慈濟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