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台灣無依靠 慈濟作伴畫出希望

  當歲月的長河在菲律賓華僑劉子華的生命裡靜靜流淌時,他的故事,猶如一幅細膩的畫作,漸漸展開動人的色彩。三十多年前,劉子華離開家鄉,攜手愛妻一同來到台灣追尋更好的生活。當時,唯一的兒子還小,只能留在菲律賓,託付親戚照顧。這份對未來的期盼,便成為夫妻倆一路走來最深的動力。子華給人的第一印象:溫文儒雅,內斂堅韌。他自幼愛畫畫,讀過藝術學校,筆觸間流露的,既是對生活的熱愛,也是他對未來的夢想。他回憶起童年的快樂時光:「我小時候就開始畫畫,只要有時間,我就畫圖。」這份單純的喜悅,成了他一生的陪伴。

  然而,命運的波濤並不總是平靜。多年前,太太突如其來的中風,讓原本平穩的生活陷入低谷,加上劉子華自己需要動手術,夫妻倆的經濟狀況一度困窘,甚至無依無靠。身處異鄉的孤寂與無助,曾讓他們幾近絕望。就在此時,慈濟志工伸出了援手,為他們提供了溫暖的關懷和支持。志工蕭秋菊說:「他們從不喊苦,即使太太病重,兩人總是安靜地守著彼此。我們邀請他們參加活動,他們總是願意出來,也帶來滿滿的溫暖。」

  志工們像家人一般陪伴著他們,幫助他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而這希望,更多地寄託在他們的兒子身上。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子能夠來到台灣,全家團圓,共度餘生。志工說:「他們希望能看著兒子在台灣安穩生活,夫妻倆也能在這片土地終老。」劉子華把這些情感和期待,全都傾注在他的畫作裡。他最愛畫鮮豔的花朵,色彩濃烈,充滿生命力,那是他心中不曾熄滅的夢想。他的畫作裡,有陽光,也有風雨後的彩虹,那是他對家人重聚的渴望,是他對生活依然炙熱的熱愛。

  在慈濟舉辦的慈善美展上,子華第一次有機會展出自己的作品。站在展場中央,手握畫筆數十年的他,眼中閃爍著期待。這些畫作,就像他的生命縮影——低調卻深刻,平凡卻扣人心弦。他的作品裡,花朵在陽光下綻放,葉片在微風中搖曳。這些細膩的筆觸,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一段段深埋於心的故事。一片花瓣的弧度,描繪的是他與妻子攜手走過病痛的堅韌;一抹亮麗的色彩,表達了他對家人團圓的深切渴望。畫中的每一寸空間,都是他對生命的訴說,是對愛與希望的堅守。

  站在畫前的觀眾,或許無法立即看透這些畫作背後的波瀾,但那種平凡之中流露出的力量,卻深深觸動人心。這些畫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一個家庭如何在困境中倚靠彼此,如何用愛為生命注入色彩。子華的畫不僅是他的心靈寄託,更是給妻子與兒子的承諾。一筆一劃,藏著他的夢想:哪怕日子再艱難,他仍願用畫筆描繪出屬於家人的彩色未來。在那一刻,他不再只是台上的畫者,更是一個為夢想不懈努力的父親、丈夫,以及對生命滿懷敬意的人。

  歲月或許帶來了滄桑,但它奪不走一顆永遠不放棄的心。劉子華的故事告訴我們,哪怕風雨再大,心中的花朵依然會盛開,繽紛如初。

(撰文、攝影:慈濟基金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