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她找到第二個家

「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不如快樂地過。」--惠芳

在台灣,她找到第二個家

        惠芳,一位來自印尼的外籍配偶,懷著對幸福家庭的憧憬,嫁來臺灣。命運卻給了她一場最深的考驗:結婚不久,丈夫突發心臟病撒手人寰,留下她獨自撫養三個年幼的孩子。那一年,小兒子紅生才三歲。

        人生頓時天塌地陷,在這片異鄉,舉目無親,身邊沒有親人,遠方九個兄弟姊妹也無力相助。在幾近絕望的時刻,是慈濟,出現在她的生命裡。

慈濟的援手──讓她不再孤單

        丈夫病重住院、後續喪葬費用如排山倒海而來,惠芳根本無法承受。慈濟伸出援手,提供急難救助金,助她在失去經濟支柱的情況下,仍能堅強撐起一個家。後來,基金會又每月給予生活補助,讓她至少不用再為一餐一飯憂心如焚。

        這份及時的幫助,不只是金錢的援助,更是一種心靈的依靠。慈濟的師姊們不只出現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更在接下來漫長的14年間,一直陪伴在她左右,如家人一般照顧她、鼓勵她。

為了孩子,她不敢倒下

        丈夫過世後,整個家就靠她一個人扛。白天,她在餐廳、工廠、清潔打掃間奔波勞碌,晚上還要照顧孩子功課與生活。為了孩子,她不敢倒下,即使一天只睡幾小時,她也咬牙撐過。

扶助自立 ─ 工作機會帶來生活希望

        慈濟志工不只幫助她度過眼前難關,也媒介手工製作等工作機會,協助她自力更生。14年來,透過志工的協助與介紹,惠芳逐步建立自己的工作與收入來源,兼三份工,只為撫養三名子女長大。

教育支持 ─ 新芽獎學金點亮孩子前路

        為讓孩子安心求學,慈濟提供助學補助。紅生是特殊生,對紅生來說新芽獎學金是他建立自信的。紅生從國小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連續十年獲獎。每次拿到獎學金時,他笑得開心,媽媽也總是紅著眼眶說:「這是我們家的驕傲。」對惠芳而言,這不只是經濟補助,更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對母親的心靈慰藉。

孩子的體貼 ─ 是媽媽最大的驕傲

        在媽媽的身教下,小兒子紅生從小就養成自立與體貼的態度。紅生不僅主動協助做家務,更在假日主動去洗車場打工。他總說:「媽媽太辛苦了,我可以幫一點是好一點。」第一次打工時,老師和洗車場老闆都讚不絕口,說這孩子有禮貌、有毅力、肯吃苦。

        他從不亂花一分錢,反而把打工賺來的薪水拿回家。有一次家裡收到九百多元的水費帳單,他默默拿出四百元放在桌上,只說了一句:「媽媽,這個月我有賺一點錢。」

        那一刻,惠芳眼淚止不住。她知道,雖然生活苦,但她的孩子,正在一步步走向光亮的未來。

長期關懷──慈濟是她的港灣

        14年來,慈濟從沒離開過這個家庭。師姊們經常到她家探望、傾聽她的煩惱,在她疲憊失眠、身體不適時,總是陪伴在側,默默給她力量。有位志工師姊對她說過一句話,她永遠記得:「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不如快樂地過。」這句話陪著她,一步步從低谷走到今天。對惠芳來說,慈濟是她的「娘家」——在異鄉,有人願意把她放在心上,有人願意牽著她的手走過風雨。她和孩子,也用自己的努力,走向未來的路。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