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改變了一個女孩的一生

你是否曾擔心過,下雨時家裡會漏水,書桌上的作業會被滴水淋濕?這,是小鈴的童年寫照。

        她的父親年紀大、工作不穩,母親來自越南,因語言與文化的落差飽受憂鬱與焦慮所苦,家庭氛圍長期籠罩在壓力與爭執之中。小鈴小小年紀,常擔心三餐與學費,更別說安心念書。

        直到要升國一那年,導師注意到她的作業總是有水痕,細問之下才知道小鈴的生活很困苦。老師向慈濟求助,改變了她的命運。慈濟志工來到她家,不僅修繕房屋,協助小鈴的學雜費。他們溫柔傾聽父母的煩憂,幫助媽媽走出長年的封閉與陰霾,也一次次拉著小鈴的手,告訴她:「好好讀書。」讓這個破碎的家漸漸重拾平靜與溫暖。

        對小鈴而言,最關鍵的,是那年她第一次站上台,領取新芽獎學金的時候。

        她說:「那是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我也可以被看見、被肯定。」

        那一刻,她找回了自信,也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從此,她全心投入學業,成績優異,年年榮獲新芽獎學金,將這份信念化為堅定的動力。

        考上第一志願的護理系後,小鈴面臨新的兩難:在緊湊的課業與實習之間,她是否還有餘力參與慈青志工活動?她曾猶豫,也曾累得想放棄,但內心那道溫暖的光,始終引導著她。

          她選擇把握課餘時間去服務,她穿上慈青背心,參與淨灘、環保、陪伴長者,也在浴佛與歲末祝福中,看見當年那群曾陪著她度過風雨的志工們。

        「我想把那份溫暖,再傳下去。」她說。

         如今,小鈴已成為一位專業的護理師。她學會了不只是照顧病痛,更懂得用同理與傾聽。她立志加入慈濟人醫會,像當年的志工一樣,默默地照亮每一個需要的人。未來,她立志加入慈濟人醫會,關懷更多偏鄉病患。

        「我要趕快長大,成為可以幫助他人的人!」當年16歲的小鈴兌現了她自己許下的願望,從一個擔心漏水、沒有錢繳交學雜費的小女孩,到能溫暖他人的護理師,小鈴用行動證明:只要心中有愛,風雨終會過去,陽光終會到來。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