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教育研習 氣候政策×模擬器實作×探究教學

「教師氣候變遷增能研習」大合照

  現在的高中生將在25年後成為2050淨零轉型的關鍵世代,高中階段的氣候變遷教育正是奠定其素養與行動力的基礎。環境部與教育部自「高中教師增能」出發,推動氣候教育向下扎根。18日於臺中市立臺中女中綠苑學堂舉辦「高中教師氣候變遷教育增能研習」,結合高中地理、生物、地科學科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國立高雄大學能源與電力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近80位教師齊聚參與,涵蓋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健康護理、特殊教育等多元學科,共同強化專業知能,並探索如何將氣候教育融入課堂。

  開場時,臺中女中洪幼齡校長指出,氣候教育不僅在課堂,更應透過實際行動展現。她以學生參與綠川環境改造為例,說明青年如何從社區出發,深刻體會環境保護與氣候行動的重要性。

彭啓明部長出席「教師氣候變遷增能研習」致詞及專題演講

  環境部彭部長以「減碳新目標與綠領培育」為題演講,分享近期減碳政策公聽會中高中生與會建言的啟發,強調政府必須率先行動於高中氣候教育。本日活動結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高中教育資源、臺灣En-ROADS大使高雄大學連興隆教授、陽明交大白曛綾教授等專家支持,未來將規劃高中生線上課程結合學習歷程,並推展至氣候變遷相關競賽,培養青年世代的淨零行動力。

  彭部長並介紹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出的國家減碳新目標與碳定價制度,分享「德國綠色科技產業與市場報告」所提到循環經濟、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減緩與防制技術、永續森林與農業、永續交通、水資源管理等七大重點產業,強調環境部正在推動循環經濟轉型、綠色成長投資與青年圓夢計畫,期勉教師引導學生善用創意,投身綠領產業,為國家注入新動能。

台中大智國小雨水花園設施採訪

  本日研習課程以「減緩」與「調適」為核心:

•減緩:除由彭部長解析國內外最新氣候政策方向外,由國立高雄大學連興隆教授等4位En-ROADS大使帶領教師分組操作國際氣候模擬工具,進行情境推演與角色扮演,模擬政府、產業與環保團體等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視角,研擬具體行動方案。

•調適: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帶領教師盤點氣候衝擊議題,示範如何將調適行動融入課程;臺師大附中洪逸文老師則進行探究式教學實作,協助教師設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課程活動。

En_ROADS氣候變遷模擬器實作

  本次研習亦開放中部國中、小學教師參與,並邀請「全球氣候連線」青年代表參與學習交流,下午安排其參訪臺中市大智國小「多功能智慧型雨水花園」,展示結合海綿校園理念的調適設施,兼顧防洪、生態與教育功能,作為校園與社區推廣典範。

  環境部表示,氣候變遷是世代共同挑戰,淨零轉型是國家長期任務,而教育是推動改變的驅動力。今日的學生在2050年將成為社會中堅,教師的觀念與教學方法將深刻影響臺灣的永續韌性。未來環境部將持續與教育部合作,開發更多線上課程與教學資源,深化師生氣候素養與行動力,共同邁向淨零永續社會。

資料來源:環境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