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齊聚環保站,清淨回收為大地」繼週末職員、護理人員前往花蓮環保站後,5日花蓮市志工透過網路號召共計120人響應,一整個上午環保站好熱鬧。站長鄭金華表示,有大家的幫忙,順利消化春節期間近8成的回收物。
鄭金華指出,春節後花蓮環保站的資源回收比平常多兩倍,每天近三十位環保志工分類,還是來不及消化,感謝慈濟職員與護理人員利用週末響應,今日又有120名志工加入,共同處理暫存區的回收物。
只見環保站每個人井然有序的各司其職,一字排開分類動線,一籃籃分類籃,收集滿了就會有運送志工拿到所屬的分類區放置,大家不畏氣候寒冷,戴起口罩、手套專注分類。
鄭金華開著回收車,來回暫存區和分類區,僅僅不到300公尺的距離,把一袋袋淨重50到百公斤的未分類回收物送到動線上,讓志工們一一分類。
志工幹部劉銘珠表示,原本預計號召40人,想不到大家熱情響應,共有120位志工;有些志工特別排休假,也有志工放下原本的行程,落實證嚴法師宣導的「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一邊穿起手套一邊走向分類動線區的吳志工則指出,得知環保站因春節回收量大增,說什麼也要來幫忙,早上要出門時,發現車子發不動,趕緊攔了輛計程車,來到現場看到大家團結熱心,內心很感動,慈濟志工就像一家人總是凝聚在一起。
志工幹部陳慕湘帶領團隊負責惜福屋,她說,大家分門別類衣服的顏色與季節,為了讓更多人挑選惜福物,換上款式新穎順應潮流的服裝,較退流行且乏人問津的款式則回收再利用。
陳慕湘指出,汰換衣服將由志工團隊帶回社區,指導關懷據點的長者與社區媽媽們,把衣服剪裁成一條一條再製成腳踏墊,充分再利用,而不是被當成垃圾。志工們也打掃清潔惜物屋,讓許多惜福物擺放與展示看起來更亮眼,期盼有緣人延續物命。
志工幹部沈雪梅帶領20多名志工負責點心與午餐,她表示,看到大家響應做環保真得很感動,為了讓大家吃得開心,她與志工們在廚房忙進忙出,沈雪梅還準備了自己種的長豆、A菜心、佛手瓜,以及滷好豆干、花生豆腐、和涼拌木耳,希望讓大家吃飽飽有力氣做環保。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慈濟志工在做好戴口罩、酒精消毒等防疫措施下,投入環保工作。環保幹事黃國榮指出,平日大家會分散到環保站或是靜思精舍、靜思堂服務,很少全體到環保站服務的經驗,今年也是慈濟環保三十,再得知環保站需要幫忙時,號召大家出動,就是希望盡快清理乾淨並有效預防細菌滋生。
鄭金華表示,慈濟環保站除了有環保回收外,其實也是一個教育站,經常有機關團體以及學校預約教學體驗,感謝志工們響應,協助分類回收,並清潔環境,盡快回復環保站平日的樣貌;不過他也呼籲,最重要還是清淨在源頭,民眾平日做好環保回收,這樣回收站就能更快速分類,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撰文、攝影/鄭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