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與慈濟在花蓮秧悦舉辦蔬食低碳推廣
8月12日環境部、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於花蓮秧悦美地度假酒店舉辦「愛地球吃有機,蔬食低碳挺永續」推廣及體驗活動,由環境部長彭啟明、花蓮縣局處長、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秧悅...
8月12日環境部、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於花蓮秧悦美地度假酒店舉辦「愛地球吃有機,蔬食低碳挺永續」推廣及體驗活動,由環境部長彭啟明、花蓮縣局處長、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秧悅...
近年由於疫情影響生活型態改變,加上外送、網購等商業模式興起,產生大量一次性用品與包裝廢棄物。因應垃圾量成長的問題,環境部請各地方環保局加強垃圾強制分類宣導及破袋稽查,以重新喚起民眾垃圾分類回收的...
為減少臭氧排放,環境部近期提出高排放異戊二烯樹種的資訊引發各界關注。事實上,種樹一直是減緩暖化、保持水土、淨化空氣的重要手段,環境部也一直鼓勵各界種樹,從未禁止種植特定樹種。為了能有更全面的考量...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今日與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南門市場共同辦理「買菜自己『袋』」市場減塑活動,宣布全國市場齊心減塑開始,全國22縣市47市場串聯減塑,可減少約0.65億個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以鼓勵的方式推動市場...
環境部於6月20日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將專責整合協調環境部及所屬機關在推動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相關政策規劃與執行業務,並擴大與其他部會推展淨零與綠色成長行動,協力檢討精進措施以提升政...
為了提升環境執法效率、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管理署導入E-tracking環境追蹤分析數位科技工具,結合物聯網、AI辨識及資料分析等方式,透過分析結果及時發現可疑污染源,化被動為主動即時處理污染問題,減少重大污...
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環境部、慈濟基金會續簽合作備忘錄,由環境部部長彭啟明、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代表於環境部進行「清淨在源頭 環保愛地球」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希望透過公私協力擴大環境教...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友善環境、減塑生活不僅是口號,更應該立即展開行動,資源循環署邀請大家共同以行動保護地球,一起來找循環杯門市,6月5日至6月7日連續三天上午10點至下午6點於「環保集點APP」舉辦快閃...
健康就從食當季、食在地、食無塑開始!呼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土地恢復、沙漠化和抗旱能力,環境部攜手地方環保機關及民間團體,於6月1日在雲林縣斗六膨鼠森林公園共同辦理「2024世界環境日減塑呷健康」活動,以互動...
鉛蓄電池除了是機動車輛的啟動電源,也常用於儲能設備。由於含有鉛等重金屬成分,如果沒有妥善回收處理,不僅會對土壤和水質造成污染,還可能經由食物鏈引起人體嚴重健康問題。如未妥善回收處理,或以夾帶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