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原民創新力-在地共創向前行
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為鼓勵原生於臺灣的各原住民族群(含平埔族)因應族群文化發展之在地議題,結合青年體現自發行動,進一步推展文化復振相關活動,發揮社會創新與互助共享精神,推動有助原住民...
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為鼓勵原生於臺灣的各原住民族群(含平埔族)因應族群文化發展之在地議題,結合青年體現自發行動,進一步推展文化復振相關活動,發揮社會創新與互助共享精神,推動有助原住民...
文化部連續10年以「臺灣季」為名,支持臺灣表演團隊參與全球知名的愛丁堡藝穗節,現已建立品牌與口碑,成為熱門系列節目之一。今年獲選參與的4組團隊「両両製造聚團」、「創造焦點」、「複象公場」及「0471特技肢...
由文化部指導,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與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共同主辦「電影藝術分享-螢火蟲電影院」計畫,於北台灣巡迴放映優質國片,8月19日(六)第3場次將於竹北市立圖書館2樓閱覽室,精彩上映「諸葛四郎-英...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為了促進社區的共融與發展,協助社造夥伴及團隊了解如何保護並弘揚地方文化記憶、探索在數位時代如何運用科技手段來保存與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及記憶,並且更有效地管理與組織社區...
國立臺灣博物館現正舉辦文化禮金專屬的「博物館回春術」系列活動,包含夜間派對、戶外市集、夜宿、庫房探秘、脫口秀等,為回應文化幣不足支付活動費用之青年漸增問題,特別推出彈性付款方案,鼓勵青年持續參與...
為帶動人文閱讀風氣,促進代間共融共學,攜手孩童一起認識臺灣的多元群體文化,接納且欣賞獨特之異國文化,並在心中播下愛的種子,營造推己及人友愛社會氛圍,實踐有愛無障礙之友愛社會精神,文化部所屬國立中...
攝影家王有邦先生,自1991年起投入魯凱族好茶部落的拍攝,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透過影像紀錄了原住民的生活片刻、長者肖像,以及背後的生命價值與認同。凝視著〈90歲Pianiu碧雅紐〉肖像靜照,彷彿將充滿著生命智慧與韌...
文化部駐日本臺灣文化中心協助前輩藝術家黃土水作品〈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及〈山本悌二郎銅像〉回臺修復重塑,牽起高雄市及佐渡市的交流情緣。22日駐日代表處大使謝長廷率領臺灣文化中心同仁、高雄市副市長林欽...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112年7月17日至7月23日舉辦「山珍海味-南臺灣社區母語來交陪」活動,除了有闖關集章遊戲、台語繪本說故事、兒童青少年台語劇場、本土語言講座、最在地的布袋戲及音樂會演出之外,更帶...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補助舉辦之《佛言佛語-佛說四十二章經》高豫蓉展覽,於112年7月11日在美學館藝海閣開展,展期至8月6日止,並將於7月15日(星期六)下午2時辦理開幕式。本次展覽將佛經、書法、裝裱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