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弟弟勇敢「開心」花慈兒科、心臟外科共守護
2020年出生的小湯圓(化名),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被發現心室中膈缺損,出生後診斷罹患了「右心室雙出口」,出生14天就由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為他進行肺動脈繃紮術(PA banding),並且安排要在一歲的時...
2020年出生的小湯圓(化名),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被發現心室中膈缺損,出生後診斷罹患了「右心室雙出口」,出生14天就由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為他進行肺動脈繃紮術(PA banding),並且安排要在一歲的時...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指出,近來常會有肩頸痠痛病人求診,發現主要原因均離不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如工作長期使用電腦,因為看不清楚身體和頭就不自覺的往前傾,過度伸展頸椎造成肩頸...
二零二二年七月中旬,花蓮慈濟醫院迎來一位出生即有「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症」的新生寶寶小敬(化名)。由於出生後小敬呼吸會喘,喝奶時也會喘,經過檢查,發現他的左上肺葉被囊泡樣的組織取代,無法像正常的...
一場車禍意外,讓六十多歲的阿效伯(化名)因創傷性腦出血,導致腦幹衰竭,在家人的祝福下,捐出心臟、肝臟、兩枚腎臟、眼角膜及骨骼、皮膚等器官組織,在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助人的心願。 日前,阿效伯在田間農...
2022年慈濟全球人醫年會,於9月10日及11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課程安排醫療專業課程分享,讓與會人醫會成員獲益良多。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醫師,在以「整合醫療新模式 細胞治療與細胞珍存...
受COVID-19疫情影響,自2020年起,臺灣暫停開放海外見習醫學生來臺見習,至今已2年,近日衛生福利部開放學生入境,2022年9月前夕,花蓮慈濟醫院迎來,疫情後首批國外見習醫學生,七位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系五...
21歲鄭小姐(化名)因右下腹痛,日前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的影像檢查及內診,發現右側卵巢有一個約6x5公分大的「卵巢囊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李佩蓁醫師與鄭小姐討論過後,決定用「經陰道自然孔內視...
二○二二年九月三、四日,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Pan 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PPSSC)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邀請二十五位來自美國、香港、日本、臺灣等泛太平洋地區的國際幹細胞研究領域專...
中秋佳節將至,民眾不免俗會吃月餅來慶祝佳節,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設計卡哇伊的「玉兔和菓子」,教大家以不開伙的方式,利用富含高蛋白質的淨斯豆漿粉、地瓜等食材來製作,是一道老少咸宜、適合全家一起動...
許多生醫材料已經廣泛臨床應用在骨科,然而臨床上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需求。演講人將從材料開發者的視角出發,說明生醫陶瓷與高分子在骨科器材的應用。 近年來新穎材料與製程技術的出現,例如可吸收高分子及3D列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