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乳癌腫瘤擴散 大林慈院先化療再手術提升治療品質

  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收治一位罹患乳癌第四期的婦人,腫瘤已長到比乒乓球大並擴散到皮膚表面,造成乳房大面積破皮。經醫師評估後先進行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並執行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來預防淋巴水腫...

花慈護理師教乳房自我檢查 自摸也能趨吉避凶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8年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於2017年的癌症時鐘,快轉了11秒,癌症中又以乳癌為女性好發十大癌症之首,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團隊,教大家「學會自摸 趨吉避凶」的乳房自我照護...

接種HPV疫苗 遠離癌症的威脅

HPV疫苗能預防7成以上的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9位及死亡率第8位,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為防治子宮頸癌的發生,政府自民國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讓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

換水大腸鏡多國專家合力定義 大林慈濟推廣有成

  大林慈濟醫院推廣創新的「換水大腸鏡檢查」邁入第11年,不僅提升檢查品質與腫瘤發現率,去年並受邀與16國的55位專家合作修訂換水大腸鏡、浸水大腸鏡的定義,所達成的11項共識將有助大腸鏡檢查者能根據需求,正確應...

【花慈中醫專欄】中醫乳癌輔助性治療臨床案例

  乳癌是台灣女性罹患率第一名的癌症,近35年來,乳癌的發生率不斷成長,已經增加了6倍。不過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已不再被視為單一的一種疾病,而是「長在乳房的惡性腫瘤」的統稱,不同類型的乳癌,臨床治療的選...

金絲帶繫上希望 兒童癌症需要你我的支持

  金絲帶(gold ribbon)為國際間關注兒童癌症的共同符號,每年9月為「兒童癌症關懷月」,世界各地倡議者會於胸前別上金絲帶,象徵著癌童堅忍不拔對抗癌症的毅力有如真金不怕火煉,也象徵兒童的生命如黃金般的珍貴。  ...

腹腔溫熱化療爭存活 臺中慈濟已有近5年個案

  臺中慈濟醫院治療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積極採用腫瘤減積手術加溫熱化療,2年平均存活率達8成。以106年第一位病人為例,存活至今近5年,更是同類病人3倍多。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腹腔溫熱化療技術已臻成熟,...

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 救援乳癌淋巴水腫

  乳癌治療中常見的淋巴水腫,讓患者苦不堪言。曾女士20年前罹患乳癌陸續動三次大手術,當時為了解決乳癌治療常見的併發症淋巴水腫問題,醫師施以淋巴結移植手術,但術後左上肢仍持續腫脹、僵硬,後續也配合復健及...

免禁食無疼痛 新型照護讓腸癌手術後快速恢復

  60歲的許太太因為排便習慣改變,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發現大腸癌第三期,必須手術切除。大腸直腸外科蕭光宏主任與麻醉部施秉成醫師合作,以新興的療程「術後加速恢復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照護,術前...

暴瘦變黃查出胰臟癌 九旬翁堅持開刀康復出院

  九十高齡老翁因暴瘦、膚色變黃,到臺中慈濟醫院門診,輾轉由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不顧家人猶豫,堅持要開刀。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面對困難個案擬定完整治療計畫,術前補充營養、花六小時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