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與鴻海攜手簽約 打造科技化慈善關懷
慈濟基金會11月11日上午在慈濟臺北分會(新店靜思堂)正式與鴻海科技集團簽訂共善合約,由鴻海科技提供的兩套硬體健康檢測系統,結合慈濟具有醫護背景的人醫會志工團隊,攜手打造科技化的慈善關懷,初期先於北區(北...
慈濟基金會11月11日上午在慈濟臺北分會(新店靜思堂)正式與鴻海科技集團簽訂共善合約,由鴻海科技提供的兩套硬體健康檢測系統,結合慈濟具有醫護背景的人醫會志工團隊,攜手打造科技化的慈善關懷,初期先於北區(北...
為提供豐田國中學子安全及足夠的住宿空間,臺東縣政府媒合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合作興建學生宿舍,11月7日由豐田國中學生豐舞原韻表演阿美頌、慈濟志工手語揭開序幕,舉行動土典禮。 臺東縣長饒慶鈴感謝慈濟對...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與慈濟基金會11月5日在臺北市花博圓山公園花海廣場,舉辦「骨髓捐贈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宣導活動,並與國際扶輪3521地區所舉辦的扶輪日嘉年華共善推廣,共計完成近三百位民眾響應加入慈濟骨髓...
11月1日下午,中壢慈濟志業園區舉行了慈濟基金會中壢志業園區公園及人行道新建工程竣工視察暨捐贈儀式,在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桃園市長鄭文燦簽署捐贈板,多位市府局處長官及志業園區周邊鄰里的里長及...
「媽媽不在我們身邊的這幾年,雖然要兼顧學業以及姊代母職照顧三位弟弟,減輕爸爸的負擔,偶爾會感覺疲憊,但只要全家人都平安,一切就值得了...」目前就讀於萬能科技大學的陳同學,是今年慈濟新芽獎學金的得主...
在疫情過後,全球開始習慣數位化生活 【展開跨世代探尋】 除了各種阻絕疫情的政策讓大眾需要靠數位科技交流,交通與各種人類活動的減少,也意外減少污染,改善環境。 但是數位化社會加深的貧富差距、世代隔閡,該怎麼...
慈濟基金會10月29、30日在新店靜思堂舉辦「第七屆慈濟論壇」,今年以「大疫之後的全球共善:淨零、數位與世代協力」為主題,邀請全球於此領域相關的專家、學者及實踐者共同交流研討,以環境、經濟、社會的永續發...
彰化火車站前於10月28日上午舉辦一項特別有意義的活動,彰化扶輪社與慈濟基金會,聯合舉辦「捐血活動」與「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讓捐血者一次行動、雙倍感動。 彰化扶輪社社長王建邦表示,做好事要大家一起...
為讓更多人參與「救人一命」行列,在中區慈濟志工經過多場次的宣導,收到許多預約單後,10月22日,特別在臺中慈濟大里靜思堂舉辦一場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 在參與驗血建檔的民眾中,來自長照機構的社工師周佩...
慈濟志工落實社區、走入人群,不只有發揮聞聲救苦的菩薩精神,在平時,對於慈濟設置各地的分支會所、聯絡處、靜思堂等,也適切地運用空間規畫相對應的活動,或結合在地資源回饋地方、接引群眾,形成善循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