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新聞


  • 南北貨與藥材飄香 細品迪化街歷史軌跡

    漫步在歷史悠久迪化街上,徐徐吹來的微風伴隨南北乾貨及各式中藥材的陣陣香氣,映入眼簾是各時期風格不同卻於現今同時存在古式建築構築的特殊街景,隨著時間的推移,迪化街仍保存原有歷史街區的風貌,蘊藏在巷弄間...

  • 【人文講堂】如何成功爭取想要的機會

      寫書、演講,又擅長主持的鄭匡宇在這個自媒體的時代,怎樣練就好口才異軍突起?他回溯 2006 到 2013 年曾在韓國弘益大學任教,但那之前他留學美國,即使拿到博士學位,回台卻一樣落入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教師之林,所...

  • 第三自然纖維材料庫特展 纖維工藝的未來可能性

      「來自未來的朋友—第三自然的纖維材料庫」展覽在7/22上午十點進行線上開幕活動,雖然疫情侷限了距離,但此次同時規劃線上及線下展覽,讓民眾能夠透過線上了解展覽所有內容,亦可預約現場參觀感受實體的展示結...

  • 生命第一線救人 她說:為人付出如同中大樂透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成立 43 年,目前線上志工近 160 人,全年 365 天不公休,每日 24 小時不打烊,「我的老師就是生命線。」胡毓恩是生命線創線志工,數十年來不曾缺席,她也因此找到同樣對搶救生死一念間有著極度熱忱...

  • 2021後山文學推廣 作家線上分享創作經驗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為推廣「2021後山文學獎」與「2021後山年度新人獎」,將於7月24日起至9月止,於文學獎活動臉書及校園策畫辦理「線上文學創作與閱讀寫作指導講座」,採預錄方式,邀請廖鴻基、吳鈞堯、馬翊航、陳...

  • 縱橫經緯、心竹合一 再現竹籐獨有風韻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即日起至8月29日,在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經緯拾光─2021張憲平竹籐編織創作展」,邀請工藝師張憲平展出51件編織作品,展現國寶級大師精巧的編織工藝。   張憲平老師出身於藺...

  • 101位藝術家傳記及紀錄片 宅在家也可瀏覽

      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仍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之際,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了讓民眾在家防疫亦能遨遊藝術天地,特別將「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藝術家紀錄片」等實體出版品轉化為電子資源,在國美館官方網站...

  • 器捐利他行善至終 談人體器官捐贈

       台灣器官移植領先亞洲地區,1968 年台大李俊仁教授完成第一例腎臟移植,1984 年長庚陳肇隆教授完成全亞洲首例屍肝移植,此後立法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但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說,為什麼台灣起步這麼...

  • 藝Fun劇場精采上線 首週3萬人次共享精采

      文化部《藝Fun劇場—精采上線》於上週末(7月10-11日)登場,首週播映6檔節目,累計近3萬人次觀看。文化部表示,《藝Fun劇場—精采上線》作品線上播映時,獲得許多觀賞者即時留言鼓勵與喝采,熱絡的互動回應,...

  • 用心堅持的職人精神 把傳統鐵花窗變成藝術

      一個少不經事到處惹事生非的少年,勉強去做工,又被老闆開除,怎麼養活自己?但偏偏他成了工藝職人,這就是黑手出身的曾文昌!   「會踏入這行是因為我十六七歲不懂事,原本應該繼續升高中,居然自作主張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