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食農教育 慈中學生與慈大外籍生赴農場體驗
花蓮享有台灣「有機農業首都」之美稱,有機農戶數量是全國第一名,慈大附中特別與鄰近的銨廷有機農場合作假日食農體驗活動,讓同學不只認識有機農業,更親手種菜及烹飪,透過勞動體驗,培養對農人、食物及環境...
花蓮享有台灣「有機農業首都」之美稱,有機農戶數量是全國第一名,慈大附中特別與鄰近的銨廷有機農場合作假日食農體驗活動,讓同學不只認識有機農業,更親手種菜及烹飪,透過勞動體驗,培養對農人、食物及環境...
慈大今天22日舉辦112年度大學社會責任暨創新創業成果展,除了靜態展覽外,還有邀請長期合作的小農擺攤,另外慈大USR計畫與花蓮市衛生所合作設立全國第一間AI系統輔助的「精準臨床運動中心」也於今天開幕。 何縕...
花蓮縣政府舉辦「第三屆農好生活節」,於9、10兩日在知卡宣公園盛大辦理,這也是首次擴大辦理兩日活動,代表花蓮農村與農業在蓬勃發展,兩日三千多人次入園參與這一場農村盛會,享受自然健康療癒的餐飲與體驗,...
近年來食農教育成為台灣體驗教育的熱門選擇,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民眾飲食、環境與農村之連結,民國111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致使促進農漁村環境永續發展。花蓮家扶中心鳳林服務處因此善用其得...
花蓮縣好山好水,全國1/4農地的有機驗證面積位於花蓮,其中有機水稻、有機蔬菜更是全國冠軍,在縣府和農民的努力下,有機特作雜糧類近半年也晉升為全國第一,優質的有機無毒農產享譽全球。如何將花蓮優質的農產品推...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並促進國民對國產農產品及農業文化的認同及支持,農業部2日於臺南新化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及畜產試驗所辦理「日日好農 2023食農教育暨農畜聯合開放日及第27屆種苗...
為調整稻作產業結構、提高國產糧食供應與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資源,農業部自107年起推動「綠色環境給付政策」,採堆疊式給付作法,包括提供「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鼓勵優良農地種植農糧作物;獎勵稻田轉作具進口替代、外...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30日至12月3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開展,農業部作為精準健康生態體系的一份子,延續歷年「新農生技、幸福世紀」之展示主軸,於展覽中設置「農業健康館」,並規劃4大主題專區,展示與人...
為提高我國雜糧素材價值及多元應用潛力,農業部於109-112年針對國產雜糧素材推動技術研發與加值應用,透過推動28項科研計畫,發展20項研發與改良技術,促成36項雛型素材及產品開發,更完成8項技術公告及授權,推動應用產...
大多數人都熟知的是可以購物的消費合作社,或者可以儲蓄的信用合作社、農業運銷合作社等等。但其實合作社有著多種不同的形式和用途。8日慈濟大學USR教學研究中心舉辦2023 SIG論壇,邀請來自日本長期參與合作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