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中旬三級警戒起,民眾多「宅」在家不出門,婆婆媽媽不但得居家上班、顧小孩,還得張羅一天三餐吃什麼,直說已經變不出新花樣,幾近崩潰邊緣。尤其,防疫期間,又少了出外運動,體重直線飆高,戲稱自己紛紛感染了「變腫」病毒。
搭配馬來西亞各種風味的香料包,在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謝麗華的巧手下,10分鐘就完成色香味俱全的蔬食咖哩!麗華主任笑說,沒有什麼艱深的學問,就是善用馬來西亞的爆香烹調習慣,再加上椰漿,「靠料理手法的變化,讓美味瞬間升級」。尤其,與台灣人習慣的日式咖哩偏甜口味完全不同,如果怕辣,也可加點醬油,就能降低辣度。
一道簡單的東南亞咖哩,被謝麗華主任做出截然不同的水準,引發廣大迴響。最貼心的是,連婆婆媽媽最討厭的剩菜殘渣,謝麗華主任也有解決的好辦法。例如剩下的咖哩,可以加湯汁,變身為咖哩湯麵;全家人吃剩的素肉骨茶火鍋湯汁,也可變身為滷麵。不然,同樣的菜色,任誰連吃三、四天也會受不了,更別說整鍋倒掉,直接眼不見為淨。謝麗華主任表示,「只要烹調順序對了,再多點用心,就會煮出好吃的、與人有共鳴的料理。」
慈濟科技大學教職員邱筠表示,與台灣咖哩不同,馬來西亞咖哩吃起來不膩口,也更下飯。教職員王寶琳表示,即使不是新鮮香料,僅採用市售調味包,卻搭配了馬來西亞常用食材的茄子、秋葵,味道一樣非常道地,正是記憶中的家鄉味。
其實,國外已經風靡好一陣子的彈性素食,也就是以蔬食為主的飲食。根據《臨床營養研究》(Clinical Nutrition Research)一項針對更年期後婦女的研究發現,和葷食者相比,彈性素食的飲食方式更能降低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和體脂肪。花蓮慈濟醫院臨床營養師陳昱升表示,搭配健康蔬食餐和適當的運動,才能提升免疫力,對抗來勢洶洶的疫情。
尤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至今仍未平息。證嚴上人多次呼籲「唯一的靈方妙藥就是人人持齋戒茹素,表達一念虔誠」,希望人人茹素,凝集善業,消弭災難。所以,人文室不但邀請營養師暢談「我的健康蔬食餐盤」,或正夯的Vegan純素飲食,還結合學生餐廳,加碼提供更多元的異國蔬食,像是搭配燕麥奶的三明治輕食、披薩、日式飯糰、燉飯、義大利麵、大阪燒、越南麵包等,讓大家自然而然的愛上素食!
撰文/葉秀品、鄭伃茵、林冠羽;攝影/鄭伃茵、林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