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110年教育業務志願服務獎勵績優運用單位、青學獎及績優志願服務團隊名單,今年度共頒發42名青學獎及12隊績優團隊。慈濟大學教資中心服務學習組榮獲績優運用單位,22位同學獲得青學獎,5團隊獲績優團隊之殊榮,劉怡均校長親自頒發獎狀給獲獎團體和同學,也感恩服務學習組長期以來有系統,有策略的鼓勵同學擔任志工,並幫助同學紀錄他們的服務歷程(志願服務履歷),每年都有超過50%的同學獲獎。
在「慈悲喜捨」校訓下,慈大劉怡均校長為每一位獲獎同學和團隊頒獎,劉怡均校長表示,慈濟大學是一所注重專業訓練和志工精神的學校,我們期許學生能善盡社會責任服務大眾,雖然這兩年因為疫情,服務多了很多困難,但同學們仍然透過線上或是其他方法不間斷服務,能夠獲到青學獎對大家都是很大肯定。
青學獎得獎22位學生有蔡承洵、何芯瑜、李旻佑、杜嘉儀、鄭伊玹、鄭雯倩、林欣奇、張嘉宏、陳羿婷、李柏均、楊姍燁、楊祖淇、葉怡歡、林子馨、黃麟閎、張茗茹、林安慈、龔姿瑜、王啟任、李曾茵、李文瑜、諶可青。青學獎需至少連續服務2年以上,服務時數累計達200小時以上,目前許多同學仍熱心服務,持續地服務人群。
獲得績優團隊的五隊服務隊為:LAQI課輔陪伴志工、巴奇克Pajiq希望志工隊、師資培育中心「心苗志工隊」、海厝服務隊、花蓮北昌國小英語課輔團隊獲教育部服務績優志願服務團隊。海厝服務隊長期持續性地深耕偏鄉學童健康促進工作,為學童建構一個完整的健康觀念。兒家系巴奇克 Pajiq希望志工隊長期深耕原鄉服務,致力原住民族家庭教育及兒童陪伴服務方案,深獲部落家長肯定。心苗志工隊以人文關懷、服務學習為目標,深耕社區多年。人發心系LAQI課輔陪伴志工提供週間三次課輔陪伴,陪伴學童完成作業並關心學童情緒、行為及生活狀況。北昌國小英語課輔團隊於每週2次至北昌國小辦理英文課輔活動,讓小朋友有更多接觸英文的機會。
坐在電動椅上的兒家系林欣奇同學,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肌肉失養症,隨著時間退化,造成肌肉逐漸萎縮與無力,但身體的障礙並沒有阻止他服務的熱忱,林欣奇在兒家系期間與同學一起到馬來西亞擔任志工、無毒有我志工、特教志工、學校志工等,他以超強的意志力克服身體限制,林欣奇表示:「一直以來都是手心向上接受別人的幫助,所以能夠去服務別人,尤其是到馬來西亞家訪等,看到很多生活困苦的人,也會覺得其實自己很幸福。」
人發心系鄭雯倩同學,服務於人醫社和人發心LAQI佳民課輔陪伴志工,人醫社松浦文化健康營主要是服務長者,佳民國小服務學童,鄭雯倩同學表示,在服務過程中都會去想他們真正的需要是甚麼,像是在松浦時就會想要了解長者的心理健康,在佳民國小時,則會思考甚麼樣的陪伴方式最適合小朋友。鄭雯倩表示,「服務學習與課業是相輔相成,從服務中可以增加自己的學習動機,回來上課會更努力,更有興趣。」
今年教資中心服務學習組首次申請績優運用單位,獲得肯定,服務學習組張麗芬老師表示,服務學習組協助輔導志工增能,鼓勵同學申請志工紀錄冊登錄志工履歷等,雖然因為疫情很多地方都無法去服務,但去年還是有將8658個服務人次,服務時數達25949小時,受益對象有3萬2千人次,學生克服困難努力不懈,獲獎的五個團隊都是深耕花東偏鄉部落,而學生獲得青學獎,很多人都是從大一開始參加服務,甚至累積到500小時以上,慈濟大學同學擔任志工不是短暫的服務而已,是大一到大四長期的服務,而在服務過程中,同學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獲得自我成長的機會。
(撰文:李家萓,攝影:慈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