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新聞
-
慈大烏克蘭學子 走入台灣社區做服務
跨世代的「台烏合作!」慈濟大學烏克蘭學生日前第一次跟著學校到北昌村福境宮長者關懷據點當志工,福境宮的阿公、阿嬤熱情歡迎這群學生,長者表示,在新聞有看到他們國家正在打戰,很可憐,還特別詢問他們是否...
-
慈大無語良師 刊登國際醫學教育排名第一期刊
由於華人傳統「保留全屍」的觀念,大體捐贈在台灣並不普遍,除了慈大醫學系外,多數醫學系仍然面臨大體老師不足的問題。大體老師在醫學教育上到底具有甚麼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呢? 在最新一期的Academic Medicine...
-
注重核心素養 關於108課綱你我都要知道的事
108課綱實施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即將在今年九月進入各大學的殿堂了。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為了讓全國高中老師、學生、家長對大學選才招考的變革,以及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建置,有更清楚、明確的瞭解,邀請教...
-
慈濟大學林昭庚講座教授獲選中研院院士
慈濟大學林昭庚講座教授當選第33屆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林昭庚教授不僅是臺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第一位教育部審定的中醫學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本土中醫領域的新科院士。 學士後中醫系主任林宜信教授表示,林...
-
社區狗便變成寶 慈濟大學通識課程老師化腐朽為資源
巷子街頭最惱人的隨處狗大便,在經過處理後,也可以變成珍貴的肥料喔!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老師平常就有用蚯蚓分解自家廚餘來種菜,自從家養了狗,看到每天產生為數不少大便,興起了利用蚯蚓將狗便便分...
-
慈科大原住民學生變身網紅 防疫宣傳族語影片
不說你不知道,光是「戴口罩」三個字,阿美族唸Kaci kocaw,泰雅族唸Sabu nqwaq,布農族唸Pa'aiav a ngulus,排灣族唸K isuqemu,太魯閣族唸Powsa hmuk quwaq,簡直是五花八門,眼花撩亂。然而,慈濟科技大學原住民學生,卻在暑假期...
-
慈大舉辦國際工作坊 疫情遠距照護與護理教育
自2019年底爆發新冠疫情至今,全球各地的醫療照護專業除了面對詭譎變化的新興傳染病照護挑戰之外,為了有效運用有限的醫療量能,在急、慢性醫療照護以及專業人才培育上迅速開展遠距替代方案,線上教學與遠距醫療...
-
慈大附中與羅德舞團「花飛舞影」舞蹈聯合公演
2022「花飛舞影」舞蹈公演,7月3日於慈濟大學大愛樓演藝廳盛大演出,此次公演是由慈大附中藝術班舞蹈組、慈小舞蹈隊及羅德舞團共同策劃及演出,歷經一年的籌備與規劃,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除了展現慈中22藝術人才...
-
慈濟大學課程協助社區設計整體水資源系統
走出校園,落實社區!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老師,以「4S逕流控制」、「屋頂雨水利用」、「廚房廢水回收」和「魚菜共生菜園水池」為碧雲莊活動中心設計了一套的水資源再利用系統,邱老師表示,自來水是非常乾淨...
-
疫起線上學習 慈大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圓滿結業
慈濟大學華語中心於111年4月18至6月25日舉辦第29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透過111小時線上同步與非同步的密集課程,每位學員在線上及線下一起精進華語教學的知識,提升華語教學的技能,在最後一堂課的試教環節中,一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