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延續生命的希望 男子在花蓮慈院器捐遺愛人間

  一場車禍意外,讓六十多歲的阿效伯(化名)因創傷性腦出血,導致腦幹衰竭,在家人的祝福下,捐出心臟、肝臟、兩枚腎臟、眼角膜及骨骼、皮膚等器官組織,在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助人的心願。   日前,阿效伯在田間農...

整合醫療新模式 細胞治療與細胞珍存大躍升

2022年慈濟全球人醫年會,於9月10日及11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課程安排醫療專業課程分享,讓與會人醫會成員獲益良多。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醫師,在以「整合醫療新模式 細胞治療與細胞珍存...

後疫情時代 花蓮慈院首批國外醫學實習生前來見習

  受COVID-19疫情影響,自2020年起,臺灣暫停開放海外見習醫學生來臺見習,至今已2年,近日衛生福利部開放學生入境,2022年9月前夕,花蓮慈濟醫院迎來,疫情後首批國外見習醫學生,七位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系五...

花慈經陰道自然孔微創手術 侵入小、出血少、不留疤

  21歲鄭小姐(化名)因右下腹痛,日前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的影像檢查及內診,發現右側卵巢有一個約6x5公分大的「卵巢囊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李佩蓁醫師與鄭小姐討論過後,決定用「經陰道自然孔內視...

治療癌症的研究成果 再生醫學新趨勢

二○二二年九月三、四日,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Pan 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PPSSC)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邀請二十五位來自美國、香港、日本、臺灣等泛太平洋地區的國際幹細胞研究領域專...

豆漿粉變身卡哇伊月餅 花慈推出玉兔和菓子食譜

  中秋佳節將至,民眾不免俗會吃月餅來慶祝佳節,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設計卡哇伊的「玉兔和菓子」,教大家以不開伙的方式,利用富含高蛋白質的淨斯豆漿粉、地瓜等食材來製作,是一道老少咸宜、適合全家一起動...

【花蓮】骨科生醫材料研發:從材料科學到再生醫學

許多生醫材料已經廣泛臨床應用在骨科,然而臨床上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需求。演講人將從材料開發者的視角出發,說明生醫陶瓷與高分子在骨科器材的應用。 近年來新穎材料與製程技術的出現,例如可吸收高分子及3D列印技...

長者肌少症預防 花慈提升社區銀髮族健康識能

  花蓮、臺東兩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逐年上升,依據統計2021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為16.9%;而花東高達18%。花蓮慈濟醫院在8月29日舉辦東區總額風險移撥款偏鄉計劃「長者肌少症預防及運動推廣」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培...

靜脈曲張新選擇 花慈超級微創旋轉刮刀切除術

  腿部靜脈曲張輕微時如蜘蛛網般突起,嚴重時像一條條蚯蚓般,產生潰瘍、感染、出血等症狀,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引起深部靜脈栓塞等併發症,對身體造成危害。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俊達利用「超級微創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