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失智非失能 花蓮慈院舉辦失智共照講座

  花蓮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與吉安鄉公所合作承接,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的「德曼莎計畫」,於七月二日上午在吉安鄉立圖書館舉行「與您相約認識德曼莎」沙發講座活動,邀請到...

感謝每一滴汗水 花蓮慈院篩檢站完成階段性任務

花蓮慈濟醫院受花蓮縣衛生局委辦,自四月二十五日起承接COVID-19快篩站,後於五月份設立PCR篩檢站為東部民眾採檢,並在六月份轉型為多功能篩檢站,直到六月三十日宣告退場;前後共64天的時間,串聯花蓮慈院與慈濟基金會...

重症肌無力確診後重生 許律感恩貼心的醫療團隊

二十九歲患有重症肌無力的許律,在六月六日確診COVID-19,並在六月九日獨自開著車,從瑞穗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歷經了八天的確診磨難,從重症加護到輕症專責,我由衷感謝二十東、二五東醫護人員的照顧以及一路上大家...

守護64天撐過疫情 花慈篩檢站圓滿勤務撤站

  今年新冠疫情在四月下旬從北部地蔓延到東部花蓮後,從4月25日起,花蓮慈院即承接花蓮衛生局委託設置「新冠肺炎社區篩檢站」,近日來,全台疫情逐次降溫,花蓮疫情也因防疫措施及篩檢站發揮功能,疫情狀況亦逐漸...

勇妻捐腎救夫 花蓮慈院守護腎利

  器官移植是近代外科醫療最大的突破與奇蹟之一,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已完成十四例器官移植手術,其中包含六例肝臟移植及八例腎臟移植。六月三十日上午,花蓮慈院舉辦器官移植成果分享會,邀約半個月前剛完成活體腎...

淨斯本草系列研究成果發表 艾草有益巴金森治療

  根據2021年臺灣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共77,428人;而在61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每一百人中就有超過1人罹病。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副院長何宗融、黃志揚,與中醫部、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

【慈濟中醫專欄】治療顏面神經麻痺中醫有撇步

  在冬季或是早晚溫差變化大的時節,中醫門診不時可見到有因面部偏癱的患者,透過西醫師的介紹而前來尋求中西醫的合療。「顏面神經麻痺」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因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腦瘤或是腦膜炎等所造成的面...

新冠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 康復之路花蓮慈院陪你

  大部分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會逐漸好轉,但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會出現行動力下降、全身疲倦、呼吸困難、長期咳嗽等症狀仍會持續,甚至出現慢性腎疾病等後遺症,若感染三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就是長新冠綜合症。花...

夏日心臟保養 花蓮慈濟中醫教護心秘訣

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代表進入炎熱的夏日,天氣逐漸轉熱,溫度節節升高,只要離開冷氣房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但流太多汗,小心可能引起「心氣虛」。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表示,中醫觀點「汗為心之...

器捐中心20周年 花慈李毅醫師簽器捐意願書

「健康的身體活,健康的心態走。健康的時候做出健康的決定。是我在退休前,給自己最大的祝福」-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李毅醫師 衛福部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稱器捐中心),於6月25日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