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

慈大林麗鳳解開葉綠體轉運蛋白Tic55之謎

  植物與動物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植物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葉綠體是從藻類演化而來,在與植物細胞發生「內共生」關係之後,逐漸失去了許多基因。這些消失的基因並非葉綠體不需要,而是可以從它的宿...

慈大AP課程 精彩高三生的學習

  111學年學測考試已於1月23日結束,近年來,超過六成高中生都是透過繁星、申請入學等方式進入大學,慈濟大學為鼓勵「準大學生」利用高三下學期提早修課,這學期特別提供七門大學先修(AP)課程給慈大附中高三的學生修...

森林裡的治療師:冒險治療是在做什麼?

  慈濟大學山腳下人文講堂《山海台灣》系列講座」第四場次,邀請主以綠色照護(Green Care)為主軸的療癒活動(包含:冒險治療、荒野治療、園(農)藝治療),亞洲體驗教育協會 冒險治療委員會(TTAPG) 召集人徐堅璽 心理師引領每...

流浪到漂流 台灣海洋文化推廣先驅討海因緣

  慈濟大學山腳下花蓮人文講堂《山海台灣》系列講座」第二場次,邀請到台灣著名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講述其成為一名討海人的因緣,紀錄、報導其在廣袤無垠汪洋大海中,隨著大自然四時運行的討海生活經歷,以及...

鯨豚記 追尋那巨大的湛藍

  【山腳下 花蓮人文講堂】「《山海台灣》系列講座」第一場,由榮獲《美國IPA國際攝影》榮譽獎、拍攝《海豚的圈圈》紀錄片的金磊導演揭開序幕。   「鯨豚記--追尋那巨大的湛藍」,金磊導演引領聽眾一同遨遊廣袤的...

山上的哲學家 獵人帶路幹嘛去?

  來自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龔卓軍所長,專擅於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的相關議題。轉向關注對身在台灣的我們熟悉又疏離之境地,講述的是哲學家在...

放寒假不無聊 慈大兒家系偏鄉辦活動

  放寒假不無聊,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兒家系巴奇克希望志工隊於22日、23日於水源國小舉辦「家庭教育冬令營」,帶領小孩度過充滿趣味性與知性的兩天營隊活動。小朋友回饋單上寫的「好開心,超級好玩!」...

數位學習新啟航 慈大、拉曼大學簽署課程授權

  慈濟大學推動全球化之發展,連結學校現有姊妹校網絡,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TAR)延續教育中心,簽署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課程授權,慈濟大學自製「永續星球面面觀~打造綠色生活環境」線上課程,於拉曼大學Inspire...

反毒教育向下扎根 花蓮校園防毒守門員在慈大

  「我是今天的防毒守門員-來自慈濟大學無毒有我志工團隊……」,學期末從慈大校園的教室傳裡出一陣陣教學演示的聲音,一群學生專注地在進行藥物濫用師資培訓。慈濟大學與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從109年至今已共...

提升同仁資安意識 慈大舉辦資安教育訓練

  依據行政院資安處近兩年重大事件通報的統計數據,分析事件的根本原因,如設定弱密碼、權限設定不當等,許多狀況都是人為疏失而導致。在推動資安管理的落實上,資訊人員及同仁自身有無資安意識,應是當前各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