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
-
鼾聲如雷快就醫 小心健康殺手呼吸中止症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
-
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 陳培榕醫師獲醫療奉獻獎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花蓮慈濟醫院陳培榕副院長,三十年前自願到許多醫護都不願去的花蓮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率先成立「頭頸癌跨科整合治療團隊」,並一路為花東育成留住傑出醫療人才,將花蓮慈院打造成「大刀的...
-
丹娜絲肆虐災區停水停電 醫師挺身送熱食暖民心
丹娜絲颱風自嘉義布袋登陸,挾帶強風豪雨肆虐南台灣,嘉義多處地區災情頻傳。颱風過後社區與道路滿目瘡痍,義竹鄉一帶更因停水停電,災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少人只能依靠乾糧與泡麵果腹。 接獲慈濟志工回報災...
-
以為瘀青竟是罹癌 北慈醫師籲重視皮膚變化
76歲的林先生五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先前兩次意外撞傷所致的瘀血,但一個月前黑色痕跡有擴大趨勢,至坊間診所求診也以為是瘀青未散。所幸林先生的女兒警覺,勸父親再去大醫院找皮膚...
-
花蓮慈院心動列車啟動 陪你找回心律健康
「醫師,我感覺心臟蹦蹦跳,還忽快忽慢怎麼辦?」小心,這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41家醫院舉辦心律不整衛教活動,在7月5日舉辦「心動列車」心房顫動衛教講座,由心臟內科...
-
用正念與制度守護醫病關係 花蓮慈院的溫柔力量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明確指出,對於涉及爭議事件的員工應提供關懷、具體協助及保護。花蓮慈濟醫院法制長李毅在衛生福利部醫療事故關懷人員教育訓練中指出,過程須落實醫病雙向溝通與關懷,而內部關懷...
-
晚期肝癌無法手術 北慈SBRT成功縮小腫瘤
58歲的陳女士罹患肝細胞癌晚期,日前位於肝臟右葉的12.6公分大腫瘤破裂,造成腹腔出血,在他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後,被緊急轉至台北慈濟醫院以動脈栓塞術治療。由於腫瘤過大且緊鄰大血管難以切除,放射腫瘤科常佑...
-
調養腎氣護健康 花慈中醫教你補腎改善體態
「身體質量指數越高,發生末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越高。」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表示,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末期慢性腎臟病風險也越高,其中BMI大於35的重度肥胖者,進展到第4至5期慢性腎...
-
器官捐贈日十周年 台中慈濟醫院推廣延續大愛
台中慈濟醫院積極響應器官捐贈十周年推廣活動,在醫院大廳器捐紀念牆旁設置器官捐贈宣導攤位,由社服室社工師、器官捐贈協調師,現場向大眾宣導器官捐贈的重要性,並協助有意願的大德簽署器捐同意書,將愛心化為具...
-
區域醫院協會理事長率節能永續專案小組參訪大林慈院
為促進醫療永續發展經驗交流,中華民國區域醫院協會理事長吳鏘亮率領節能永續專案小組成員,包括執行長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張煥禎,以及副執行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郭昭宏等多位醫院代表,日前(6/30)前往嘉義大林慈...